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相关背景
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老龄人口增加、养老模式发生改变,不容乐观的养老现状暴露出我国现存养老体系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养老现状不仅仅包括表面上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比例的增重,也潜在包含了养老模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养老体系的调整。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3年老年人口总量超过2亿,2052年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668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增加85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增加了0.6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就是7人中有1个老年人。
根据中国民政部老龄办最新统计资料整理,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各个城市的老人人口不断增加,不少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平均值,且突破该地有史以来老年人口最大净增数(详细数据见表1.1)。其中,上海市的老龄人口总量和老龄人口比例都位列全国首位,已经进入了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 。
表1.1
城市    老龄人口数    占总人口比例    相比2012年增长比例
上海市    387.62万人    27.1%    5.5%
成都市    235.58万人    19.83%    
天津市    200.85万人    20.01%    1.11%
哈尔滨市    164万人    16.5%    6.4%
徐州市    163万人    16.2%    
阜阳市    152.37万人    14.47%    0.28%
苏州市    150.95万人    23.09%    4.6%
武汉市    145.62万人    17.07%    6.02%
广州市    133万人    15%    
大连市
宁波市
泉州市
厦门市    122.446万人
118.7万人
83.9万人
26.5万人    20.7%
20.5%
11.85%
13.62% 5.66%
注:老龄人口为60岁周岁及以上的老人。
因而,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现状下的首要问题。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使我国的养老模式开始改变,更为艰巨的养老任务也对养老体系的改善提出了要求。
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养老服务体系是由不同的养老模式组成的。现存的养老体系中,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养老模式分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养老方式(如以房养老,旅游养老等)。
    但是,现存养老体系存在的不少问题急需改变。这些问题来自于不同的方面,首先,政府和家庭承受经济压力大。老年人的养老经济支持大致来自三个方面:退休金、家庭支持和个人的存款。退休金方面,中国现今存在了约1.8万亿的养老金资金缺口;“421”的家庭结构和渐涨的物价将大大加大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并非每个老人都拥有可观的个人存款,甚至很多时候个人存款要为子女的生活买单。综上所述,家庭和老人的经济负担重,用来照顾老人养老的资金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巨大的养老负担则加剧了政府财政压力,养老金的缺位、各项养老服务的投资力度不足都显示了资金的压力。同时,虽然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体系的政策引导尚无法带来实际意义的大量资金注入,真正进入养老服务体系的民间资本仍旧数额有限。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