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文學的起源与发展【1524字】
时间:2023-03-09 22:45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佛教文學是指佛教內容為題材,旨在宣佛教信仰的文學作品。追溯佛教文學的源頭,最早可以從佛經傳入中國算起。隨著佛經被譯成中文,佛經中的文學作品隨即被國人認可和接受,繼之而起的是僧人的文學創作,由於中國自古就有士僧交往的傳統,歷代文人也寫了大量表達述佛理禪意的文學作品。從佛經文學到僧人文學進而延伸到论文网文人文學,形成了中國佛教文學一脈相承的發展過程。 一。佛經文學的起源 佛經文學源自於佛經,自印度佛經被翻譯成中文以來,佛教便在中土開花結果。佛陀住世時,為讓弟子明瞭深刻的佛理,多採用「應病與藥」。「應機說法」的方式來講說佛法。他所哂梅椒ㄖ饕褪切蜗蠡钠┯鳎?lt;<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中佛曰﹕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佛法。後來,佛陀所採用的通俗的弘化方式被弟子所繼承,並在結集佛典時體現出很高的文學水準。當佛教傳入文學高度發達的中國,這一傳統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佛經在被譯成中文的過程中,譯經師們哂昧艘糇g。意譯和直譯等多種方式,同時採用多種文學手法加以潤色,使譯成中文後的佛經盡可能保持印度佛經的原貌。 在我們所見的佛經中,有許多經典都部分地使用了各種文學手法。如<<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示疾說法人關於神通的描寫﹕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文殊師利即入其室,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這一段經文描述了當文殊師利前往問疾時,維摩詰示現神把自己住所變成一丈見方的空屋子,裡面除了床之外無有一物,顯示了諸法性空之理。 在<<法句經>>中,也存有大量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的經文,如﹕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覺能舍三惡,以藥消眾毒。健夫度生死,如蛇脫故皮。 這裡的經文哂昧宋覀兪熘氖挛镒鞅扔鳎稚鷦佣羁痰卣f明了人生當接受正法,改惡從善的道理,實際上這也是一首含義深刻的哲理詩。 有的佛經還可以完全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這類經典中最有名的是<<佛本生經>>。 <<佛本生經>>是記載佛陀在此娑婆世界中所做功德的故事集。它是在印度民間故事。神話傳說。詩歌。格言的基礎上形成的。該故事集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讚揚了佛陀前世自利利他,濟度眾生的動人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 <<佛本生經>>中的每則故事大體分作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佛陀現世的情況。另一部分是他過去世的行事,表現為他為鹿。猴。兔。鴿或示現為國王。貴族。商人。窮人來渡脫眾生之苦。最後一部分是關聯語,由現世佛陀出面說明過去世的事情與現世的關聯,指出行善者是佛陀自己,做惡者為加害或反對佛陀的人,從而教化眾弟子。<<佛本生經>>人的人物性格鮮明,情節曲折動人,是不可多得的文學佳作。 另一部佛經文學作品是<<百喻經>>。我國現代文學之父魯迅先生對其十分推崇,並曾自己出資印贈該經。<<百喻經>>是一百則寓言故事的彙集,每則故事都是通過情節完整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如其中有一篇<<踏長者口喻>>云﹕ 昔有大富長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盡恭敬。長者唾時,左右侍人以腳踏卻。 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諸人踏卻;欲唾之時,我當先踏。」 於是長者正欲咳唾時;此愚人即便舉腳,踏長者口,破唇折齒。 長者語愚人言﹕「汝何故踏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長者唾出落地,左右諂者已得踏淨。我雖欲踏,每常不及。以此之故,唾欲出口,舉腳先踏,望得汝意。 凡物須時。時未及到,強設功力,返得苦惱,以是之故,世人當知「時」與「非時」。 這是個講述了一位富翁的傭人想討好他,卻適得其反的故事,說明了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時機,時機未到,勉強追求,反而會帶來苦惱。讓世人知道甚麼時候做甚麼事才是合乎時宜的,不合時宜或因緣未到就不能勉強而為。 佛教文學作品引入中國,是中國佛教文學的開端,佛經作品中的多種表現手法和藝術技巧,給後來佛教文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