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问题分析(2)
时间:2018-05-20 22:1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汉语言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其蕴藏的内涵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与汉语言的传承与交流有极大关系。如果对汉语汉字不重视,会逐步消解和瓦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我国的考古研究发现,玉作为一种祭祀用品和地位尊贵的象征从夏商之前便已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为一套完整的“玉石”文化,《说文解字》中的以“玉”为偏旁部首的字有126个,分别表示了玉的种类、色泽、样式和玉质物品的功用等。向我们展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玉石文化”[1]。 台湾诗人余光中认为汉语承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其保持生生不息活力的本源。汉语生动、传神、形象、富有乐感和神韵,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它高度成熟,重复资讯甚少,文字有涯,却可以遣词无限。一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词语调押韵,对仗工整,短短二十余字为我们营造出了一副秋风萧瑟,黯然神伤的悲伤景象,而其所含意境,更是让人回悠长。充分展示了汉语言以及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中国文化影响着汉语言的使用 汉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涉及到各个要素:文字、词汇、语音乃至语法。以至于在千百年之后,人们依然能够凭借文化在其身上的烙印,解开先代文化的神秘面纱。如《说文解字》中的“马”部,收录了115个字,分别表示了马的花色、配饰等。根据语言的精简原则我们可以判断,在古代“马”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字不仅反映了当时汉字的基本情况,还向我们揭示了中国古代的马文化。而汉语言中表示“骆驼”以及和骆驼相关实物的词语寥寥可数,而在阿拉伯语中,其地位与汉语言中的“马”相似,有上百之多,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某个民族文化、思文模式、风俗习惯的直接反映。如汉语中亲属称谓的繁复,是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农耕文明的封建制度以及宗法制度的体现。汉语中有“祖父”和“外祖父”、“叔伯”和“舅舅”之分,而在英文里,这些一般情况下都没有明确的划分,这种差别就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家庭结构特征的差异。语言的使用总是与社会所处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Can I help you?”是英语母语者的日常用语中最常用的之一,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我能帮你吗?”想要热心一下帮助别人,还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这或许让生活在中国习惯于“伸手不打笑脸人”思想的中国人来想是有点不可思议了,但是在推崇私人自由和个人隐私的西方确实主流思想。而在中国,或许就是说句:“我来帮你吧”的同时已经上手了[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教学绝对不能独立于文化及社会环境教育之外,只有了解了该语言的使用环境,才能让学习者更合适、恰当的理解和运用该语言。 二、对外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现状及障碍 (一)对外汉语言教学的文化渗透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任何理论最终都必须付诸于课堂教学,因此在充分理解了对外汉语言教学必须结合相关的中国文化教育后,我们要更深层次的思考该如何在对外汉语言教学中系统、合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即在认清“为什么教中国文化”的问题后,更深层次地解决“怎么教中国文化”的问题。这对克服我国对外汉语言教学、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短板、发扬和完善我国对外汉语言教学事业使刻不容缓和势在必行的。[3]但是,但是在今天,我国仍没有完整系统的针对对外汉语言教学的中国文化因素教育的研究。虽然很多教师及相关从业者都意识到文化因素的渗透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标准作为指导,孤立的现状仍无较大改变,文化教育的现状仍然差强人意。部分教师甚至采取回避政策,只教语言,不谈文化造成学习者机械式的学习,效果不容乐观,氛围枯燥乏,严重打击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与兴趣。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