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广播发展现状探析(2)
时间:2017-01-04 13:2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二)音乐广播发展的背景 1.物质水平提高带动音乐广播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有了保障,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因其感化、陶冶、放松等功能成为了大众普遍接受的精神选择。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国内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人们接触音乐的途径主要是广播。广播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传输工具和接触平台,使音乐获得了更加便利的传播途径,从而平民化、大众化。音乐广播应运而生后,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融入了大众生活,被人们所喜爱。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个体的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不同性质的需求构成的,在各种需求之间有一个从低到高的顺序之分,每一个层次的需求满足与否,决定了个体的发展情况。这几种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根据这一理论,当人们的吃饭穿衣、生病看病等一系列的生存问题得到了满足,那么人们就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物质生活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迫切希望了解到外界的信息以及对于歌曲、戏剧等艺术的追求,广播为他们提供了一条途径。在广播媒体方面,主要表现在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国内广播工作者的热情工作,努力满足人们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音乐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音乐也是最适合广播传播的内容之一。所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为音乐广播带来发展。 2.广播的伴随性是音乐广播勃兴的基础 广播与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传播媒介相比最大优点的是它的伴随性以及其中的便捷性。广播是带给听众听觉上的享受,是惟一一种使人们眼睛不费神的传播媒体,不像电视、报纸等需要集中注意力来阅读,用眼睛去观赏画面。广播只需要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只要有兴致,任何时候都可以打开收音机听音乐。并且伴随性这一特点能够解放人的双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广播并且不会干扰其他行为的进行。而且在音乐的促进下,人们可以用更好的心情和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音乐广播的伴随性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寄托。人们在心情舒畅时听;也可以作为心情糟糕时的一种宣泄;亦可以缓解疲劳,是工作之后的心情放松。它是生活中的调剂,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心灵寄托。音乐广播的伴随性还可以体现在做为一种背景音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司机在等红灯时收听音乐广播可以有效的缓解等红灯的焦急心理。 如今Mp3、手机、车载广播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拓宽了人们听广播的途径,这些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方便地接收资讯信息。广播节目的播放也越来越便捷,满足了现代人在移动中接收信息需要。所以,对于有收听习惯的移动人群来说,广播成为了最理想的传播媒介。据上海2006年上半年机动车辆统计报告显示,上海机动车数量为200多万辆,移动人群1000多万,移动人群占总人口的56.25%以上,数量巨大,并仍在不断的攀升。 人们更加容易收听广播,收听音乐,这体现了广播伴随性中的便携性特点。 3.音乐广播是广播业应对激烈竞争的产物 由于音乐广播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导致在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广播为了谋求发展,实行了类型化改革。在1983年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中确立的“四级办台”方案为类型化广播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所谓类型化,即某个频道或频率的电视台、电台针对特定地域、特定类型的受众相对固定、集中的信息偏好,只设计、策划和制作专门性的节目,又称为频道化、专业化,大到整个频道小至每个栏目均表现出突出的针对性和分化性,如古典音乐电台、摇滚电台、旅游频道、科技频道、财经频道等。 在改革之前,广播属于大众化的传播媒体,面向所有的听众推出综合性节目,但节目整体上过于繁杂。在改革之后,广播成为了分众化的传播媒体,面向目标听众推出专一的节目,这样节目就清晰明了。类型化广播为听众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收听选择,降低了他们收听节目的难度,并且可以使广播节目充分利用起来,不再浪费节目制作资源,培养了一些固定的听众,节约了广播节目制作成本。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