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时间:2023-07-25 22:3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一)师生互动类型与模式研究 国外关于师生互动类型的研究多基于社会学视角,较具代表性的分类是艾雪丽(B。J。Ashley)将课堂师生互动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对应的师生关系为控制与服从、主体与主体和特殊伙伴关系。关于师生互动模式研究探讨的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一系列行为实现意义协商,达成共识的步骤和结构。较具代表性的是贝拉克提出的“SOL-RES-REA”对话结构,即“诱导-应答-反应”,后来,梅汉对贝拉克的对话结构进一步发展,提出“IRE”课堂师生互动结构,即“教师主导、学生应答、教师评价”。因此,研究者关于师生互动类型与模式的研究本质上必定是基于“师生互动是什么”的问题取向。89416 (二)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研究 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不断交往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发展师生之间的认知活动系统,而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交往结构的人际关系也会在课堂中表现出来,而这些活动中的各种因素都将对师生互动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者发现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对师生互动的影响、环境对师生互动的影响、学生对课堂互动的影响。 (三)师生互动与学生学习关系研究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在探讨师生互动与学生学习关系时,通常会从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因素着手,比如师生关系、师生对话方式以及反馈与评价等互动行为。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学生学习投入而影响教学有效性。例如师生关系处于良好甚至是友谊的状态,那么师生互动就会比较普通师生关系频繁,而这些互动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促进的作用。再来看师生对话的方式,若师生对话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这样的对话就会比一般的对话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并跟从教师的步伐。反馈与评价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当教师在学生面前将好的表扬性的反馈表述出来时,学生的心理变化是积极的,若在学生面前出现的反馈是批评性的,那么对学生的影响也将是消极的,那么师生互动也会随之变得消极、负作用,课堂也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这样看来,不管是什么因素,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都会使课堂产生或多或少的积极的影响。论文网 二、国内关于师生互动状况的研究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界定研究 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互动形式。由于师生互动对于教育目标的达成、人格的健康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师生互动的概念。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马维娜把对于师生的角色分析作为研究师生互动的突破口,并且指出“互动是角色的互动,角色是通过互动表现出来的”。陈振中直接地称其研究对象为“师生角色互动”,并提出师生互动既具有人际互动的共性,也具有区别于一般人际互动的特性。李虹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社会互动是作为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被阐释的,不应作为附着因素加以讨论而应作为研究的本体。袁维新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师生互动结构及类型研究 国内学者依据社会学中社会互动的分类对师生互动也提出了相应的结构类型划分。 两分法 张旌旗 按照冲突的影响效果把师生互动分为,一是良好的和谐的互动,二是分歧、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的互动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