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是先锋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优秀作品广为流传。从“先锋小说”兴起之日起,国内外文学批评界对于余华的文本形式和思想内涵方面的研究就不曾间断过,而《兄弟》上下两册的面世,则在最近几年掀起了余华作品研究的高潮。对于余华的研究,前期主要集中在其作品中展现的文本形式,叙事风格和创作转型方面,这也是“先锋小说”带给读者和学界最大的感受和冲击,21世纪头十年之后,尤其在2012年左右,国内外对于余华的研究开始转向多元化分析和解读,其中对于《活着》的思想内涵的关注度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王彬彬就已经在《当代作家评论》上发表过对于余华的研究文章,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只是这篇研究文章终究没有被当时足够重视。张艺谋曾对余华的小说《活着》进行改编,并搬上了荧幕,廖青鹏曾在《<活着>之小说与电影的跨学科研究》 中对余华的小说《活着》与张艺谋的电影版做过比较,并从两者不同的创作艺术、审美情趣、叙述方式上寻找差异的原因。孙婕也曾尝试对小说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上去解读《活着》这部作品。燕铮铮在对《活着》所表现的生命意义进行过思考,她认为《活着》让读者在对死亡的感受中重新感受了生命存在的价值。2012年,俞世芬等人尝试了对余华1992年创作,1993年出版的作品《活着》的思想内涵进行新的解读,他们对《活着》是为了说明生命存在的意义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活着》不是在表达“活着”的意义和伟大,而是为了说明生命的“存在”和“活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樊小玲则从《活着》中其它部分与福贵叙述部分的季节为角度,分析过季节与故事之间的关系论文网。而通过莫言的《檀香刑》等作品与余华的《活着》作对比,也是多元化解读《活着》的时代一种常见的解读方式。89413
参考文献
[1] 吴义勤著,王金胜,胡健玲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16-5-1。
[2]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出版社,1998。
[3] 余华,余华精选集,苦难的救赎,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
[4] 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1。
[5] 余华,现实一种,余华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08。
[6] 严军,暴力和死亡下人性的悲剧——余华小说管窥,湖北广播大学电视大学学报,2004-1。
[7]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8] 胡志军,敞开存在——余华近期小说的转变,当代文坛,1998-5。
[9] 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1。
[10] 洪治纲,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6-1。
[11] 白明利, 形式的追求和主题的变奏——论文化转型期的先锋小说,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12] 郭剑敏,余华小说的先锋意义及其精神内涵,《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汉文版)》, 2002。
[13] 郑孝萍,艰难而困苦的选择——余华小说主题语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
[14] 于志杰,情感与伦理的纠缠——论余华小说的创作心理,黑龙江大学,2009。
[15] 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华夏出版社,2006。
[16] 李衍鹏,浅析余华作品中的死亡情结,现代交际月刊,2011(9):88-88。
[17] 周思辉,废墟上的精魂——论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情节,当代教育,2009(2):10-11。
[18] 柳婷婷,鲜血的温度——论余华小说的死亡叙事,安徽大学,2012。 余华作品《活着》的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8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