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非言语性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小学教师非言语性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2)

(二)国内研究现状

1。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分类

我国学者在2003年提出将教师非言语性行为分为9类的分法:面部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以及场景[4]。

2。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特点[2]

(1)有意性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重中之重,是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一次知识性的传播过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导演,为了导出更好的“影片”,教师们会无时无刻不在留意自己言语行为之外的非言语行为。

(2)示范性

课堂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很有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教师在课堂中讲话的语调、面部表情以及肢体的动作都会给学生留下潜移默化的影响。

(3)辅助性

非言语行为在整个人类交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理,课堂教师非言语行为整个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优质完成。例如,在解释动作词汇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非言语行为中的肢体动作。当学生问到“踢”和“打”的区别,教师就完全可以利用手脚动作来完成,即简单又明了。

(4)差异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若面对不同国度、性别、年龄的教学对象,他们所采用的非言语行为相应地也存在一些差异性。

(5)独立性

课堂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不同于其他类别的非言语行为。

3。教师非言语行为对策研究

(1)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功能影响

从学习动机、人际交流和情感互动等角度探讨了教师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气氛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非言语行为能够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且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而改进[15]。1983年,提出教师的非言语性行为能够影响言语传授,影响师生关系,影响纪律,可以加强教师对班级的控制等[5]。而近年来的研究,首先是对于教师非言语性行为的研究,认为教师的非言语性行为的功能有:支持、修饰言语、代替言语行为、表达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或态度、适应生理心理需要、调控组织言语教学[6]。在最新的研究中,学者则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师生亲疏关系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课堂上运用非言语行为的善意与否、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师生之间能否顺畅沟通、与课堂氛围是否协调一致以及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的“度”,对于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亲近的、可交流的或是疏远的、对抗的亲疏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7]。

(2)建议与对策

提高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关注度,关注其重要性。这是目前的学者所提出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建议适当学习理论,进行实际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如何运用非言语行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教师上课时的情况记录下来,并一次一次的进行观看修正自身的缺点,弥补不足[8,9]。

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只是根据一节课的观察或者是自身的经验而进行分析,并没有对教师非言语行为在科学课堂中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没有一定的效度[12,13]。虽然提出了教师言语性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但没有通过实践证明,不能保证影响一定是存在的。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对策不能保证实行的效度。因此需要通过各种调查方式,如:问卷调查、访谈等,对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对教师言语性行为的影响进行有效的验证。目前的研究当中所指的教师非口语性行为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泛指所有学生的,没有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或科学课程的特点提出相对应的意见以及建议。应按照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划分,针对部分人群和科学学科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