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对初中生品格塑造的影响及策略分析(3)
时间:2023-09-12 23:1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由此,通过对品格以及社团活动内涵的解读,品格的塑造与社团活动的开展较为契合。 正是由于社团活动是具有一定教育性的活动,“丰富而多元的社团类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团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发展中最难实现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弥补了教式德育教育的苍白与无力,” 由此便成为了学校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主要和关键途径。 (一)社团活动引导初中生品格塑造的方向 从个体的身心发展上看,由于品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培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伴随着身心的成熟以及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在精神以及道德品性就会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个人的品格。而从整个社会发展上看,由于品格的整体取向是面对社会的,社会对品格的整体要求往往会影响个人对品格的选择。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品格的内涵会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发生某种变动。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品格正处于塑造之初,品格并没有完全定型,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其施加影响。但是由于品格是一种主观精神,因此它往往通过内化为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与人的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品格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存在形态,既是社会个性化的存在,同时又是人格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往往具有个人色彩。这就使得每一位学生的品格趋向以及行为呈现出不同表现,无形中加大了对学生品格塑造的困难程度。 就初中生而言,他们对品格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一方面“当代社会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都是纷繁复杂的现象,到处充斥着各种信息,中学时代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从幼稚转向成熟的发展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由此对于缺少一定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信息之中何为好坏,甚至会因为对这些信息过于的信任而将错将不良的品格作为追崇。另一方面大多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在生活中表现得尤为个性张扬,对于父母的教导往往置若罔闻,认为自己有处理事情的能力并且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于是在这种片面观念的指导下,初中生由于一味地固执己见并且缺乏一定的指导,使其对品格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主观偏见,随之误导其品格的自我培养。由此来说,初中生在品格塑造的道路上容易迷失方向。论文网 而社团活动并不像正式的课堂,其在组织之初就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自由加入或退出。同时,对于品格的内容的教授并不是生硬的知识传授,它完全摆脱了枯燥的理论以及强制性的方式,在形式上更为动态,强调互动学习,这使学生不会产生直接的反感与排斥。当然虽然社团活动没有很明确地讲解某一个品格的内涵,但是并不意味着社团活动在品格塑造上的作用远低于课堂教学。它在品格塑造上的方向性是十分明确的,他的每一个活动的设置其实都蕴含着深层的品格塑造内涵,并且每一个活动塑造品格的方向有所侧重。比如说篮球社进行篮球比赛,重点是希望同学们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深刻感受到合作与竞争,从而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感。而手工社进行手工艺品的评比,重点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公正的眼光看待自己与同学的作品,从而取长避短,培养学生尊重与自信的意识。所以说社团中的每一个活动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塑造方向,学生可以在活动的参与中自主体会。当然整个过程光靠学生的自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自我感悟存在局限性,他们不一定会明白教师设计活动的意图,甚至会曲解教师的目的。所以在进行相关较为明确活动的同时,教师需要发挥自己作为社团组织者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可以通过直接的赞赏的形式指明良好的品格,也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引领学生认识自身品格的缺陷等方式进行。因此正是因为社团活动自身具有的目标以及教师的人为关怀指导,使得社团活动在对学生品格塑造方面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引导,帮助处于迷茫中的初中生看清品格内涵,学会辨别与塑造。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