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际观音造像的演变
时间:2023-09-16 21:1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 要 西汉末年佛教信仰传入中国,观音信仰作为大乘佛教其中重要的一支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作为半个亚洲的信仰,众多信徒为观音造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到不同的文化交融或是人们不同的审美心理的影响,观音的造像呈现出了不同的形象,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在唐宋时期,观音造像经历了由男相变女相、由组合造像脱离出来变为单独造像。在这一过程中,观音信仰愈加中国本土化,观音造像则愈加的世俗化。90292 毕业论文关键词:唐宋;观音信仰;观音造像;中国化 In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Buddhism into China, Guanyin belief as Mahayana Buddhism, one of the important in the Chinese folk widely circulated。 A large number of believers for Guanyin statu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due to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lend or people's different aesthetic psychology。 Guanyin statues show a different image。 Especially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Guanyin statue experienced by the male phase change female,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statues from the out into a separate statues。 And in this process, Guanyin belief more Chinese localization, Guanyin statue is more secularization。 Keyword: Tang and Song;Goddess of Mercy;Guanyin statue;Sinicization 目 录 绪论 4 一、佛教的中国本土化 5 二、半个亚洲的信仰 5 三、“东方维纳斯” 6 (一)观音性别的转变 6 (二)观音的造像艺术 7 四、观音中国化渊薮 14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8 致谢: 21 绪论源Q于W优E尔A论S文R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写道:“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 “美”具有永恒的意义,对于美学的探讨、研究能够反应历史上当时的政治、经济同人们的审美情趣也能够将美这一历史上经久不衰的概念传递至未来。一直以来,观音被称作东方的维纳斯,笔者认为她便是“美”的化身。 汉唐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朝代,特别是在唐朝这一时期,也是各民族地区外来文化同本土文化交融碰撞的时期,佛教的造像艺术得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在经历了唐朝及五代十国三百余年的发展变化后,观音的造像艺术终于在宋代完成了本土化的进程。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与禅宗的确立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林国忠在《浅谈观音造像的艺术创作》 中的大致意思是说在唐代,观音之美主要体现在有外观形象美、内在气质美、工艺技巧美。在宋代,则由于有了唐代艺术经验的总结,这一时期的观音造像能够按照时代的审美要求以及自己对于生活的理想化追求来塑造观音。《安岳石窟观音造像造型艺术探析》 大致谈了唐宋观音造像在雕刻技艺、塑造细腻程度等几个方面的美。于君方在《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里认为“观音从初传中土一直到唐末(618—907),都被视作男性,艺术造像上也是如此。” 可是笔者发现唐宋时期的观音造像,是充分利用了线条来展现观音女性形体的优美与飘逸的。在王敏《菩萨造像的中性化与观音造像的女性化》 中则详细的介绍分析了观音菩萨逐渐如何从中性化的形象转变到了女性化形象,这一时期正好是与本文想要详尽阐述的唐朝时期是契合的。《千手观音的由来》里面唐代吴道子的“观世音菩萨圣象”、唐代阎立本的“重刻普陀大士图像” 观音的形象均为女性也印证了笔者认为唐宋观音造像转折的这一观点。在《大足石刻宋代观音造像的艺术特征》 中提到的关于宋代观音造像的审美特征。观察宋代观音的造像艺术可以发现观音造像的形体、线条十分的优美流畅,相应的衣饰与穿戴也较之前代更为艳丽,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观音造像有着更为鲜明的个性。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