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项目的邻避困境研究(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重大工程项目的邻避困境研究(4)

据相关媒体报道,启东事件并非始于七月,早在一个月前,当地市民就有过一次小的、 自主的和平游行活动,但当地政府没有加以重视,而后形成了此次大的群体性事件。从这 一点上不难看出,群众的利益诉求已经不会因为政府的漠视而消逝,反而会在政府无视了 民意后出现更大的反弹。

2。风险聚集类 厦门PX项目事件,是指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抗议海沧半岛计划成立二甲苯(PX)项目的事件。该PX项目拟建地与具有较多风景区和高校的海沧区相连,处于重要的地段。因担 忧建成项目后危害民众身体,当地数名政协委员的联名否决,厦门居民又以团体“散步” 的形式表达抗议。政府因而被迫召开市民座谈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意,最终通过合理 合法的方式将该项目迁到漳州古雷。这起事件从各方博弈到政府退让,再到彼此公开交涉 共同合作商讨,已成为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典型,体现了公民参与的作用。论文网

3。污名化类 海南海口反麻风病院事件,是指2014年因当地村民担心麻风病的传染以及医院排污对环境的影响,反对接收项目而发生的冲突事件。民众自发的聚集在项目工地,强行破坏了 一些建筑围墙,并与在场员工及执法人员发生争执,造成多名人员受伤。之后,该项目被 马上停止,并勒令在群众未协商一致前不允开工。

4。心理不悦类 广东化州抗议建火葬场事件,是指2014年4月14日在广州化州市丽岗镇,当地村民抗议政府修建火葬场的事件。化州市有关领导现场办公,由于未给出满意答复而被民众围堵。 该项目受到民众的封建思想与担心污染空气环境的影响,被迫停建。

以上案例表明政府的职能范围有限,很多时候无法全面的掌控信息,而相关利益主体 又是复杂且庞大的,如若对冲突的认识不科学,在博弈的过程中以项目为重而忽视公众的 诉求,往往在协调机制上得不到公众的配合。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很多政府都尚未形成 协同治理的理念,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相互的信任,致使因信息的不对称使矛盾升级。

①王佃利,徐晴晴。邻避冲突的属性分析与治理之道—基于邻避研究综述的分析[J]。学术论坛,2012(12)。

(二)相关案例的启示 化解“邻避冲突”,实质上就是要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协调

好各方利益,最大限度的达成一致,使多数人满意。就政府而言,必须充分公开相关信息、 利用有效的公众参与,使决策透明,消除公众的疑惑。要意识到,即使把公共利益作为工 程项目的出发点,也不能漠视个体或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

1。公众参与,民主决策 缺乏公众参与的决策,极易引发社会冲突,政府不该独断专行,理所应当地认为公众

应该支持政府的发展项目。全能政府要摒弃,社会治理需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时至今日, 公众对环境污染十分敏感,对权力监督的渴望也十分强烈,乃至采取必要的行动去表达。 矛盾与冲突,不可忽视,而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群众参与决策和监督,通过各种手段使 摩擦减少,矛盾消除。

因此,民主不仅是一种治理理念,更要成为一种决策习惯。在《社会契约论》中,卢 梭曾说过,参与既是保护民主的制度安排,也是参与者的心理安慰。当公众可以参与到民 主决策中时,他们的诉求就会通过一个完全理性的方式去表达,许多矛盾就不必然成为冲 突,这种良性的互动就能实现许多有益的可能。如今公众对自我生活环境的关切已成为一 种本能,这就意味着他们渴望参与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社会诉求不可遏制,所 谓的遮掩欺瞒无非是在激化矛盾,有序吸纳才能实现社会共赢。文献综述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