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荒原》的解读精神世界的幻灭与重生(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T·S·艾略特《荒原》的解读精神世界的幻灭与重生(4)

在第一部分里面,还出现了一个人物:索梭斯特里斯太太。她本是一个冒牌的算命女人,可诗人却说她是欧洲最聪明的女人,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冒牌的算命女人拿着塔罗牌煞有介事地说着她的预言,她对着牌面逐一解释着,仿佛说的就像是真的一样。然而,明明是胡言乱语的预言,腓尼基人弗莱巴斯却真的溺死于水。在这里,真的不似真的,假的不似假的,假的也可以被当做真的,这种可笑的毫无秩序可言的情况也正表明了艾略特想要展现的那个颠倒的荒原世界。

在这个荒原世界里,人类的尸骨比肉体更先丢失,尸骨在低矮干燥的小阁楼里被耗子踩得咯咯作响;人们在弥漫着棕色浓雾的蜂拥着的上班的早晨,还能在路上谈论着去年栽在花园里的尸体;在清澈皎洁的月光下,波特太太和她的女儿做着卖淫的行当……种种意象被诗人结合在一起,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那个灰暗的、精神空虚的、堕落麻木的社会。

我们知道,《荒原》创作于二十世纪初,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许多国家都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却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空虚,人们渐渐发现,所谓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提高,并不能使他们感到满足,于是便出现了艾略特在《荒原》中所表现的种种现象。然而诗这一形式作为感性的代表,我们对它的理解并不能拘泥在一词一句或者一个意象当中,“艾略特说,诗人应绕开理性主义思想的极度抽象而抓住读者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和消化道’”。[4]<P25>有的时候,我们刻意去咀嚼那些晦涩的意象,往往只能看到诗意的表象,却触碰不到诗人真正的内心世界,只有当读者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时,才能真正的理解和体会这个作品。世人都道《荒原》晦涩,是因着其中引用的神话和典故以及意象的运用太多,或许,当我们抛去那些不规则的罗列着的意象时,我们就会更加接近诗人想要表达的真正意义。

二、西比尔的救赎

(一)“死亡”亦是救赎文献综述

有人用“不生不死、即生即死、生不如死、死即是生”[5]<P149>这四个看似模糊又混乱的词来概括《荒原》的主旨,在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艾略特本人在诗中塑造的就是一个“既不是活的也不是死的”世界,就好比受伤的渔王无法继续为大地繁衍,荒原也亦如此——缺乏了生机和供给人们继续生存下去的精神世界,因此它是“不生不死,即生即死”的,“生不如死”就是我们在之前所说的“行尸走肉”之类,人们精神空虚,活着的还不如死掉的人,死掉的人还可以被栽在花园里等待发芽和开花。而关于“死即是生”这一词,我认为他是高度概括并将其内容升华了的,既然艾略特否认了《荒原》表达的是“一代人的幻灭”,那么,管窥他的内心世界,或许他想要表达出的就是如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感,也就是所谓的“死即是生”,下面,我们也将逐渐分析这片“荒原”是如何“死亡”然后获得救赎的。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