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的原真性研究(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的原真性研究(3)

1940年后,在中国党和淮海地区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淮海小戏艺人们编演了许多现代剧目。体现新生活特点的新腔,如悲调、喜调等,都在那个时期被创编出来。1944年,淮海小戏艺人们在排练现代淮海戏《柴米河畔》时,保留了传统唱腔七字唱的曲调特征,根据唱词和剧情发展的需要,运用“哪”、“啊”、“呀”等语气助词的特点,演唱了“十里好风光”调,简称“好风光”。[5]“好风光”主题分为四个乐句,是由起、承、转、合形式构成的一段体结构。作品旋律优美、节奏流畅,有很强的表现力,演员们在演唱中根据唱词格律、剧情需要运用“死腔活唱”的办法,运用节奏的变化进行艺术创作。[7]

东方调是谷广发先生在1956年排练现代戏《拾秸头》时,在传统男腔的基础上吸收京戏里的西皮慢板创作出来的。后经发展,它成为了能叙能抒,可慢可快的变化灵活的男声基本腔。作为淮海戏基本曲调的东方调,其唱腔基本旋律通过各种唱词和板式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一曲多用,多板式,为男声各种行当演唱的“板腔体”唱腔。[5]论文网

女腔的辅助曲调有[诉堂调]、[二犯子];男腔的辅助曲调有[龙门调]、[小生调]、[金风调];男女腔共同的辅助曲调有[起腔]、[十字韵]等。它们个性鲜明,或表达欢快之感,或抒发悲愤之情,各有长处。它们或单独运用,或依附于基本曲调与其联缀而构成完整的唱段,起到配合或辅助的作用。其它曲调有[嗨嗨调]、[丑调]、[彩腔],以及民歌小调[满台腔]、[打渔船]等。[6]这些都是在生活劳作的呼喊哼唱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通过它,我们似乎可以听到淮海群众劳作过程中的呼喊,看到他们豪爽、朴实、风趣的形象。淮海戏唱腔的组合和曲牌联套体不一样,它不是由曲牌完整组套,而是和柳琴戏相似,既可以是乐句的组合,也可以是乐段的组合;既常常配合使用长于抒情的三字、四字等短句,又较多运用长于叙述的七字、十字齐言句式,这种“乱石铺街”的句式特色正好遵循了本地语言的声调规律,体现了“歌永言”的地方化特征。[8]

(二)题材

淮海戏的题材是根植于淮海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像早期的“门叹词”讲的就是一些贫穷的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演唱乞讨以求生存的故事。删繁就简,以打地摊的形式演出戏曲,十分符合苏北地区的生活实际情况。[9]演唱的内容大多是篇幅较为短小的民间故事或段子,题材则多为表现自己的苦难生活或描写日常农村生活。在后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中,淮海戏也始终坚持以老百姓酸甜苦辣原汁原味的生活为题材。淮海戏传统剧目的题材,大致可分成三类:

一是深入表现淮海地区群众的实际生活,表达农民的真实感情,如《走娘家》、《说媒》、《劝嫁》、《访友》、《骂鸡》等,题材都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小事。比如《骂鸡》讲的是农妇王婆与不小心打死她家一只大公鸡的李玉花吵架,后经族长领导“三大爷”褚三调解重修于好的故事。农民在欣赏这些剧目时就仿佛自己的生活被搬上了舞台,因此能很容易地形成共鸣。

第二类是来自淮海地区的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如《皮秀英四告》、《大书关》等。淮海戏从农民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描绘历史神话与大千世界,在历经代代相传和口口传唱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情节日趋完善,成为人们喜爱的连台大本戏。比如《皮秀英四告》中可见浓郁的“草根”特色。女主角皮秀英柔弱娇媚而又坚强勇敢,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尤其是从前半场皮秀英的不公平遭遇到后半场四告成功并与丈夫相认的由悲转喜牢牢吸引了观众;大团圆结局也符合农民的审美要求。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