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胡曲《新婚别》的艺术处理手法与创作背景(3)
时间:2024-01-06 10:45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分作三个表演层次来完成,首先是要打场子,目的是烘托渲染新娘出嫁的热闹气氛,也可以为接下来的感情基础作为铺垫。 接下来是打击乐队进行安场,所安之场又分为:文场、武场和文武场。 文场即“跑”全部演员根据表演路线快速串行,有条不紊,交叉动作时间又把握拿捏准确。武场即表演“打”一般是以优秀器乐合奏主要的表演手段。文武场就是稳中有动,此起彼伏的场景交替进行。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气氛。 在舞蹈方面来说主要讲究的是:男性粗犷豪放,尽显阳刚之气,女性妩媚柔韧,富含含蓄之美。一般来说,丑伞表演像是在拉皮筋,柔中带刚,又十分具有韧劲,整个过程中动作潇洒自如,帅气十足。鼓子则粗犷奔放,在整个过程中相互击打尽显少年风姿。作为女性舞蹈代表的“花”在舞蹈中挥舞绸缎花伞,跑起来轻盈飘逸,尽显女性之美。 在表演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使用的舞蹈道具的不同,而所呈现出来的动律韵致也产生了不同。 4 《新婚别》的创作形式美 4。1 婉转凄凉的旋律美 旋律是一首乐曲的灵魂,通常民间乐曲是作曲家取材的重要途径,二胡曲主要的题材取材来自于江南小调音乐,因此《新婚别》除了是杜甫诗为载体,而在旋律线的展现特点中也呈现出江南小调的音乐特点,是地方音乐精华的吸取,也是地方音乐的升华。文献综述 伴奏乐器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以打击乐为主,使音乐色彩具有粗犷、淳朴、刚劲有力的特点。 在为二胡做音乐伴奏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有:大鼓和大锣。 大鼓在演员与乐队起到了桥梁性的作用,能够演员和乐队进行指挥。而锣和鼓等乐器一起演奏时所发出的音响效果与战争场面所具有的刚劲有力、粗犷豪放的特点十分吻合。能够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 音乐对于节拍和节奏要求要非常的精准。当地的秧歌音乐以慢速鼓点为主,鼓点节拍中重音出现在每小节的第一拍。通常秧歌音乐以2/4拍为主,一强拍一个弱拍的组合方式就使得强拍与弱拍的对比明显。而在其它的拍子中如:3/4拍、4/4拍等,对于节奏的可变性就变得多了起来。快速鼓点较慢速鼓点不同的是节拍的重音则出现在每小节的第二拍。 故事来源于民间,所以早期音乐伴奏乐器极为简单,一般采用锣鼓等简单的民乐乐器进行伴奏,随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开展,专业音乐工作者开始根据鼓点的节奏、风格,并且以民间音乐为素材谱写了二胡曲新婚别,在音乐的伴奏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尤其随着现代音乐素材多样性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民间乐器伴奏不再满足先今音乐发展的潮流,一些先进的音乐工作者正在尝试流行的音乐素材与传统音乐相融合。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