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到“集体无意识”浅谈文学创作心理研究要素的发展变化
时间:2018-07-23 20:0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要:文艺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为从心理学视角去进行文学研究提供了契机,这对于文学研究而言会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文艺心理学研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文学创作心理的研究要素或者对象的变化也表现出这一特点。从“意识”到“潜意识”再到“集体无意识”,对于文艺创作心理的研究在不断深化、进步。26102 毕业论文关键词:创作 心理 意识 潜意识 集体无意识 文艺心理学是伴随心理学兴起而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文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关于这门学科的定位问题,不少学者都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按照目前的主流观念,它依旧是一门依托于美学研究的学科。它是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去进行文学现象的研究,心理学提供了视角和方法,最终仍是要回到文学研究上来。这是由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决定的。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不同心理学流派对于其研究对象也有着不同的偏好。但是纵观整个心理学发展历程,有着“意识——潜意识——集体无意识”这样一条主线索贯穿其中。这也为文学创作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思文和借鉴。 一、传统美学对于文学创作心理的认识 心理学起步的时候,其研究对象集中于意识层面,这点和传统美学对于文学创作心理的研究对象似乎不谋而合。传统美学的研究方法,多为通过剖析作家的生命活动历程,分析他们创作前后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试图去探究作家创作的心理机制。论文网 从宏观的角度看,作家的个人实践经历能够影响着其创作。对于文学发展的成因,泰纳提出了时代、环境和民族性三大因素。时代、环境、民族甚至文化等等因素,这些被看作影响作家创作的外部因素。例如存在于作家生命中最真实可感的那段成长经历,似乎能给予作家创作最充分的养料。红学索引派研究者总是竭力去考据雪芹先生的生平,因为他们认为《红楼梦》中的故事是他早年经历的缩影,这部旷世小说某种程度上带有其自传色彩。山东的高密东北乡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备受关注,因为那里作为莫言的故乡,莫言在那里留下了自己童年的印迹。被誉为“东方大仲马”的沈从文,其主要作品大多以其故乡湖南湘西为背景依托,而他笔下的湘西世界透露的美感令人浮想联翩。通过了解沈先生的生平,可以知道他早期的生命活动就是在他的家乡湖南湘西进行的。美国批评家考利曾用评价福克纳作品的话来评价沈从文的作品:“他的每部小说,不论中篇或者短篇,所揭示的内容似乎都比他明确指出的还要多,主题也要深刻得多。所有独立的作品都像一个矿坑里开采出来的一条条大理石,全都能看出母矿体的纹理和疵点。” 作家的创作,似乎都从自己的母籍文化中汲取一定的养料,尤其是其亲耳所听、亲眼所见的内容,成为了其文学创作中最真实可感的素材。 感觉、知觉、想象、灵感等等,这些成为传统美学探索个人心理的出发点。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文学创作活动,都需要感觉作为基础。首先,感觉或者知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第一步;其次,知觉和感觉不仅对于日常生活有普遍性意义,而且对于艺术活动具有特定意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提出画竹的三个阶段,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形象地说明了从生活走向艺术的妙趣。其创作过程便是从“眼中之竹”这一感知过程开始的。感觉和知觉都是以感官活动为基础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知觉相对于感觉而言多了一个“有感而知”的加工转换过程,可以说是感觉的延续。但是在生命活动中,这两种行为的界限并非那么明显。因此,在心理学上对这两个概念往往也不做区分,除非某些心理学家对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界定。此外,关于艺术的创造,还涉及到想象和灵感的问题。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一书中谈到艺术创作要用到两种想象,“再现的”想象和“创造的”想象——而后者则是艺术创作必备的想象。前者只是生活经验的重复上演,是纯粹从生活中摄取、而未经艺术加工的。“凡是艺术创造都是平常材料的不平常综合,创造的想象就是这种综合作用所必须的心灵活动。” 而创造的想象则又可分为两种心理机制——分想和联想,创造的想象是这两种心理机制的有机融合。至于灵感,则是存在于作家思文内部的一个潜意识,似乎一个不经意的触动便能触发作家某种创作想法或是欲望。比起想象,它更带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想象和灵感对于文学创作似乎比感觉和知觉要重要得多。在人群中,有的人相对想象丰富,并且很容易获得创作灵感。感觉、知觉、想象、联想等等要素构成了文学创作心理的表象,作家的创作仿佛就是这些要素的共同驱动作用。当然,作家的创作,既不是仅仅依赖于这几个因素,也不是这几个要素的简单相加,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是这些因素的有效组合,彰显出复杂性和个性差异。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