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淮安民间故事(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浅析淮安民间故事(2)

所有民间故事的产生都具有共性。人们对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或对人们产生帮助的事物,报以感激和崇敬的心情,用夸张的手法编织出各种动人的故事去赞美、歌颂,使其名传千古;与之相反,对于那些阻碍历史发展或者危害人民的人或事物,人们对其加以鞭笞,将其丑恶记于罄竹,令其受万古唾骂。

民间故事的产生,往往还具有某个区域所特有的个性。民间故事之所以动人,就在于其内容于人,于物,于事,大多离不开本土。从千古闻名的山川,至默默无闻的一楼一阁、一路一巷;从住所、出行到一针一线;从祭祀拜祖到嫁娶婚丧;从山珍佳肴到野菜蔬果,民间故事中的一点一滴,无不寄托着人们浓郁的乡土之情。

二、淮安民间故事的分类

(一)神话故事

神话是源自于原始时期的最古老的口头文学,是人类早期于不知不觉中创作的艺术,是人类初期在生产力低下情况下对社会和自然的自我解读和想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在原始社会之中,人们对于征服大自然的渴望。

淮安的神话故事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广的便是巫支祁传说,巫支祁又名无支祁、无支奇、无支祁。有关巫支祁的神话众说纷纭。

1、淮河水神说论文网

相传巫支祁为淮河的水神,掌管一方水域,治河安民。 《楚辞·九怀·思忠》曰:“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2] (P277),明代的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考证云:“泗洲塔下,相传泗州大圣锁水母处也。按地志云:水神在临淮县龟山脚下。……”[3] (P368) “水神名曰巫支祁。” [3] (P369),证明水神即为巫支祁。水神是中国神话体系中传承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神祇,商周以后人们便为其塑像,作为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对象。解放前出土于河南省黄河边的巫支祁坐像由铁铸就而成,其大约一米高,头上长有双角,后背佝偻脖颈弯曲,背上刻有“大宋建中”字样。宋徽宗赵佶曾以“建中靖国”为年号,元年,即1101年,这表明说明在黄淮流域,至少从1101年开始,巫支祁已被奉为神祇并受人祭拜了。 

2、淮河水怪说

相传巫支祁为淮河水怪,被誉为是“千古第一奇妖”,巫支祁相貌可怖,身形似巨大的猿猴,法力强大且暴虐肆意。《唐国史补》中记载:“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 [4] 

巫支祁擅长观测水的深浅和沼泽的远近,懂人语,善答话,它形似猿猴,身材巨大,身姿矫健,力气惊人。相传大禹治水年间,路遇桐柏山三次,皆天生异象,原来是巫支祁神通广大,兴风作浪,百般阻挠,企图阻碍大禹治水的进程。大禹多次苦心收复不得,最后天将庚辰制服了它,巫支祁被铁链锁在了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方安。

《太平广记》中详细记载了这一传说:

“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踰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5] (P3845)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