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淮安城市平面布局初探(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明清时期淮安城市平面布局初探(3)

总的来说,淮安城市研究在建国以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的深度、广度较之以往均有显著提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上述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关著述多从时间和空间的整体上研究淮安城,即使有部分专题式的研究,也不是很全面,而涉及到淮安城具体城市平面布局的研究则更少,更不用说专门分析研究这方面的文章了。由此,本文拟在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淮安城内城池建置、街道集市、河渠湖泊、衙门署宇、坛庙寺观等构成其平面布局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从而试图总结其城市平面布局的总体特征、影响其平面布局形成的因素及其平面布局的影响。

二、 明清时期淮安城修筑过程概述

(一)淮安城的修筑背景

明清统治者非常重视对淮安城的修筑。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淮安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据天启《淮安府志》记载:“淮盖江北大都会云。二城雄峙,辅车相依,跨淮南北,沃野千里,淮泗环带于西北,湖海设险于东南。左襟吴越,右引汝汴,水陆交通,舟车辐辏。昔之献策乘吴者,屯以足食;誓清中原者,屯以铸兵。所谓中国得之可制江表,江表得之足患中国者。况盐、安濒大海,则维扬之藩屏也;沭、赣枕沂水,则齐鲁之门户也;海州东望无际,乃秦皇立石处,高丽、百济、日本诸国,风帆可达。孤屿绝岛,环列后先,东西二城,足备守御。清口、桃源、宿迁、睢宁,皆近下邳,下邳近彭城,唐晋以来英雄必争之地。祖宗以运道必经,设文武重臣开府驻节,规模弘远。淮真南北之襟喉、天下之控扼哉!”[2]83由此观之,纵非都城,明代淮安城俨然已成江北一大都会,水网密布而交通畅达,地势险要而兵家必争,这一切都缘于淮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其次,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有关。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专制统治空前强化。一方面,隋唐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使得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当时封建国家的经济中心。特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过分远离,为了满足北京的消费需求,必须把大量物资运送到京城,漕运因此就显得异常重要。到了清代,漕运与盐政、河工更是并列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三大行政事务。据天启《淮安府志》记载,淮安不仅“遥控长江,近跨淮泗”[2]83,而且“地当南北”,所以淮安自然而然成了明清时期全国漕运中枢,“实漕运之咽喉,留都之门户”[2]83。另一方面,明朝初年,明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御外来侵略和镇压农民起义,曾经兴起了一次全国性的筑城高潮[9]357,各中小城市普遍改建或加固城垣,或新建一些城市防守设施。由于火炮此时已用于战争,所以明代城墙普遍加砖增高,以增强其军事防御能力。由于位置险要,淮安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战略要地。正德《淮安府志》记载,宋代的淮安城“宋金交争,此为重镇”[1]46;元代的淮安城“江淮兵乱时,守臣因土城之旧,稍加补筑防守”[1]46。有鉴于此,明清统治者多次修筑淮安城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淮安城的修筑过程

淮安城的修筑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发轫于东晋、隋唐,发展于宋、元,在明清时期达到其顶峰。

第一阶段:从东晋设郡到隋唐时期的两次修筑。此时的淮安城在格局上仍限于淮安旧城。古代淮安城的筑城史最早始于晋代。在晋代以前,淮安古城仅为射阳境内的一个大镇。据《晋书》记载,东晋义熙七年(411)始设山阳郡,“分广陵界置海陵、山阳二郡”[28]453。山阳郡建置后,即筑山阳城为其治所,“秦汉以来,本无城郭,东晋安帝义熙中始立山阳郡,乃于此地筑城”[4]55。此城即山阳城,也就是淮安旧城的前身,后来随着历代不同程度的修筑逐渐发展为淮安旧城。隋唐时期,山阳郡的建置被改为楚州,淮安城亦得到一定程度的修筑,清代府志中记载称:“《金石录》有唐上元二年(675)《楚州修城记》,《文苑英华》有唐大中十四年(860)御史中丞李旬修楚州南门郑吉记,皆今日郡治旧城也”[4]55。但隋唐两朝对淮安城的修葺也仅限于此,足见这两个王朝并不十分重视淮安城的修建。来自优I尔Q论T文D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