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
时间:2018-07-27 21:55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 要:黄自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历程中是一位重要的作曲家、教育家以及音乐理论家。黄自先生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以及音乐创作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成就,尤以艺术歌曲是很有研究价值的部分。本文将通过对黄自作品《春思曲》及其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演唱风格的剖析,以期能够更好、更完整的对其作品进行二度创作。26314 关键字:黄自 演唱风格 创作特征 序言 美妙的艺术歌曲绽放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艺术歌曲在二十世纪早期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自此,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在之后的三十年里不断进步发展,成为了近代歌曲创作最主要的音乐形式之一。大批的优秀作曲家积极探索,以自身在作曲方面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走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艺术歌曲风格,并创造出了很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艺术作品。其中,最为之闪光的莫过于最早传授专门作曲技术和音乐理念的专业作曲家—黄自,在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三十年代的乐坛中有着承先启后的地位。本文就以《春思曲》为例,着重分析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习并且驾驭黄自先生以及中国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与艺术特点,而且能够将歌词与韵律、节奏、音律等,与钢琴伴奏和声乐方面融合,将诗意、语调以及乐思形成协调的一个整体,从而让《春思曲》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成为典范。因此,我们在演唱艺术歌曲时要对歌曲仔细分析,分析歌曲中歌词的意义以及定位,在声音的表达上面要细腻、富有情感,处理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这样从总体到个体再到整体的精准把握,才能够使艺术歌曲的作品风格接近完美地表达出来。 一、《春思曲》创作背景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要想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流传久远,其主要归功于作品的词曲作者。本文中的歌曲《春思曲》由韦瀚章先生作词,黄自谱曲,是一首以抒情为主的独唱歌曲,创作于1932年5月15日,和歌曲《思乡》为姊妹篇。这首歌曲是黄自先生在上海国立音专任教期间,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创作的其中一首,歌词选用韦瀚章的词,“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今朝揽镜,应是梨涡浅。绿云慵掠,懒贴花钿。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分色上帘边,更妒煞无知双燕,吱吱语过画栏前。忆个郎远别已经年,恨只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1]。”这是韦瀚章先生用其浪漫的手法描写出一种既孤独又期待的感觉。黄自用其典雅精致,旋律优美流畅,结构工整严谨的作曲手法,创作出这首形象生动、鲜明,旋律优美的作品。歌词和旋律的高度融合,以及声乐表演与伴奏的创意结合,呈现出的旋律虽简洁、但结构严谨的特色。艺术歌曲是黄自值得特别研究的部分,善于在音乐语言表达方面使用精炼的旋律。因此,音乐语言在表达和方式上都要与歌曲里的词结合的恰到好处。歌词有种仿佛是朗诵中吟诵出来的感觉。本首歌依照歌词的走向,黄自运用自身对作曲方面的出色雕琢和大胆的创新,注重展示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与专业钢琴者的完美合作展开形象生动优美旋律的刻画,感情细腻,色彩鲜明。所以这首《春思曲》作品广受歌唱家们和学者的喜爱。 二、歌曲创作特征 (一)诗词与歌曲旋律、节奏的完美融合 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选用的大多都是抒情诗词。我国诗歌的声韵分为“阴平”、“阳平”、“上”、“去”,“阴”、“阳”作为平音(第一、二声),“上”、“去”作为仄音(第三、四声)。自古以来,作曲家如果引用古诗词创作歌曲,却不按照我国诗词的音韵创作旋律、节奏,这样创作出来的歌曲会让人感觉很拗口,也很难理解。在这方面,近代著名语言家和音乐家赵元任先生在黄自先生之前,由《诗歌新集》序《本集的音乐》一文中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歌词的“阴”、“阳”、“上”、“去”而定歌调的“高”、“扬”、“起”、“降”,另一种是按照旧式音韵,依旧将字分为“平”“仄”,平声倾向于低音和平音,仄声倾向于高音和变度音(即一个字唱几个音,赵元任称其为变度音)。黄自先生非常赞同赵元任的这一见解,例如在《春思曲》中,第一句“潇潇夜雨滴阶前,……”,第一个“潇”字是阴平,采用了赵元任的第一种方法,歌调应该是高音,“夜”字是去声,歌调应该降低,“前”字是阳声,歌调应该是扬起的。黄自先生在他所创作的声乐的旋律进行就是按照这个规律来的:(见谱例1-1)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