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乐作品演奏的情绪培养与控制初探(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筝乐作品演奏的情绪培养与控制初探(2)


为了使更多习筝者意识到弹奏曲目时情绪的重要性,近些年创作的现代曲目中,多是以自由的散板开始全曲,并未标注小节线,速度力度可由演奏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这很大程度上使习筝者们开始注意“意境创设”的问题。在乐曲不断进步的同时,更有一大批青出于蓝的古筝新秀涌现出来,这些青年演奏家们不仅演奏基础高超,对乐曲的感情处理也相当细腻,每个余音,乃至每次精致的触弦,都牵动着无数欣赏者的心。
综上,本文将对古筝演奏中的情绪控制进行探讨,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找出古筝演奏与情绪控制的关系、分析经典曲目中对于情绪控制的运用、以及如何从筝乐作品演奏的不同阶段培养情绪控制力,希望对提高习筝者古筝演奏的情绪控制力方面做出一些有益尝试。
(二)研究意义
就现实的意义来看,有不少习筝者在练习过程中因羞涩或胆怯,担心自己弹不好而产生自卑情绪;也有不少人在乐曲处理上过分依靠老师,认为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对的就不敢去尝试,对于老师给出的处理方式照本宣科,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乐曲意蕴。同样,也有那么一部分演奏者,平时对于乐曲的把握及演奏技巧都十分成熟,但一旦演出,就有失水准。分析发现,一个出色的表演与演奏,和情绪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在演奏过程的各个节点控制好情绪,再结合高超的弹奏技巧,才能达到精妙绝伦的演出效果。由此可见,研究古筝演奏中的情绪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仅如此,从理论意义上看,在写作此文期间,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之前研究成果进行相应整合,并以拓展的形式写作此文,对于提升习筝者科学演奏的能力具有一定价值。
(三)研究综述
我国的音乐心理学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983年,张前先生的《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一书出版,开启了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大门。此后,我国开始有更多的心理学者及音乐学者开始研究这门相对还较陌生的学科。自2003年起的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汇集了无数的专家学者,研讨会期间相互交流学习,为中国的音乐心理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董德君老师曾在2006年的《艺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器乐演奏中的心理学原则》,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如何使音乐心理学在器乐演奏中发挥指导性作用。2010年,邢丽萍老师《关于器乐演奏中的情绪控制》一文发表于《艺术教育》,人们找到了细致的指导原理,这对于器乐演奏的情感表达提供了可供学习的理论依据。2014年,郝方老师刊登于《音乐大观》杂志上的《古筝演奏中的情感表达》运用心理学有关情绪的理论知识,有力的指导了古筝演奏中所需要的意境创设及情感表达,为很多处于迷茫状态的习筝者指点迷津。在古筝演奏中,要想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过硬的扎实基本功,音乐美学的修养,以及稳定的情绪控制力,缺一不可。
一、    筝乐作品演奏与情绪的关系
(一)什么是情绪
在古筝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老师在指导学生练琴时说:“在练琴的时候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这样弹出来的曲子才更加有韵。”但对于学生来说根本不懂如何酝酿情绪,情感从何而来,又何谈投入呢?因此,要想真正的在筝乐演奏中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将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呈现,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初见“情绪”这个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种主观反应,是随着人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着的。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关于情绪,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情绪”通常是指在外界环境刺激有机体时,因需要是否得以满足所产生的短暂性的强烈的态度体验。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