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及其发展前景(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论我国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及其发展前景(2)


(一)有效模式概述    9
1.政府层面    9
2.小额信贷机构层面    10
3.创新层面    10
(二)发展前景展望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论我国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一、引言
小额信贷的定义是指为低收入人群以及微小企业所提供的较小额度的具有持续性的信用贷款服务。小额信贷它是一种具有效率的扶贫方式,通过提供较小额度的信用贷款,发挥了金融自身的约束、激励机制,也将传统意义上的转移支付改变,是财政扶贫技术和实际运用中的延伸。
小额信贷诞生于上1970年左右,设立初衷是为了减少甚至消灭贫困同时帮助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这两种方式是小额信贷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活,这种贷款一般都收很低的利息甚至是不收利息的。小额信贷世界各国都在实践,但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小额信贷在运作模式和发展路径方面也存在差异。
从1990年初,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开始试点工作。我国最初引进小额贷款的主要目的是扶贫,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4个时期的变革,我国的小额信贷初具规模。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我国小额信贷将会步入制度化、专业化时代,小额信贷兼具扶贫和金融服务的功能,健全小额信贷机构的控制风险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是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我国要发展小额信贷,参考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以及地域发展差别,不可以把国外的发展模式完全拿来,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现期小额信贷多种模式进行改进创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
(一)小额信贷的概念
小额信贷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拉美和亚洲的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借鉴了传统民间贷款的特点并吸取现代管理学中的知识总结, 在不停地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地国家的经济、文化特征, 构建出具有创造性、适合贫困人口特点的信贷模式。
当前国际社会于小额信贷的运作机构、运行营业模式、面向对象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小额信贷的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综合几种主流观点,定义小额信贷,大多指通过以贫困农民群体、小微企业经营者为服务对象,提供额度较小、具有持续性、短期性、制度化的小额信用贷款,并且伴随贷款的发放往往还包括了一系列技术性的综合金融服务,以求得通过金融服务使贫困农民得到自我发展的机遇。
(二)小额信贷的特征
1.它是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小额信贷不仅是一种占据重要地位的扶贫方法,同样是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创新,因此便具有了金融与社会这个双重属性。借鉴传统非正规的贷款模式,把中低收入人群当做目标客户服务,而向这类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使得提供此服务的机构与政府资助补贴的本质有差别,出现可持续性、获利性的不确定。
2.面向的贷款对象特殊性
主要是低收入群体或贫困户为主要贷款对象,其中也包括小微企业。这类人群由于贫困有很大的资金需求,但是对于获得的贷款主要是用于日常开支而非消费,且缺少抵押物风险敞口大。
3.贷款期限及偿还的优势性
一般是为了满足农村中低收入家庭季节性的资金需求,如购买农用工具生产资料等,期限短且额度小。在偿还模式上多为分期还款,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金循环降低了贷款风险。
4.利率水平特殊性
因小额信贷客户群体的特殊性,无法保证提供担保物或抵押品,便会造成小额信贷机构需要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因此即使是以扶贫为目的机构也会对客户收取相较市场利率更高的小额信贷利率。这样从一定程度上覆盖了贷款成本。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