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母亲称谓的历时变迁分析(6)
时间:2017-01-18 13:0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3.随着社会的发展,双音节称谓词主要在原单音节语素基础上附加区别性语素,构成偏正式复合词。[16]扩充了词汇量,增加了词汇表意的准确性。如表示母亲的母、妪、媪后演变为民母、嫡母、生母、乳母等,妈演变为“妈妈”,还有娘,演变为娘娘、奶娘、干娘、大娘、婶娘等。而那些单音节词也还在使用,只是没有双音节词的使用范围广频率高。 4.母亲称谓语词义的扩大或缩小。“娘”的词义在扩大,从单指年轻女子到专指母亲,“妈”的词义在缩小,在古代有很多人都可以称为妈,但是在现代其他意义已经消失了,只有自己的“生母”才称谓“妈”。母亲一词的词义却在扩大,在以前专指自己的“母亲”,到了现代我们可以说“祖国母亲”,把那些好人称为“中国母亲”等。 (三)母亲称谓演变的原因 1.汉语的亲属称谓以复杂著名,以辈分而论, 形成了“九族”血亲关系,同一代人之间, 还要细分长幼,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 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称谓系统。[17]在古代这种传统宗族血亲思想比较明显,家族之间的称谓比较多,因此在古代关于“母亲”的称谓就比较多,而现代社会,核心家庭的比例大,家庭成员稀少,亲属称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就“爸”“妈”。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正在消失,这种观念也就比较淡薄,所以“母亲”称谓语就少了很多。 2.婚姻制度,在古代一般是一夫多妻制,姻亲关系比较复杂,因而母亲称谓复杂,尤其是亲生与非亲生之间的称呼很难一一说清,产生了很多关于母亲称谓的词语,比如“庶母、嫡母、后妈、后娘、继母、出母、小妈、阿姨”等。而现代实行一夫一妻制,所以古代的很多称谓都已经不用了。 3.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伦理观的淡薄,古代的很多称谓在现在已经不运用了。比如我们在古代一般会尊称自己的父母为高堂,尊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尊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还有慈母,家慈,以及萱堂这种尊称已经很少会用到。 4.还有就是词语本身的演变规律,有些词在词义上会发生变化,比如单音节词逐渐演变为双音节词。 5.随着汉语国际化的推广,以及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汉语普通话的规范化很是明显,有很多词语在原来的基础上已经消失已尽。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中我们运用“母亲”称谓最多的就是“妈妈”,“母亲”,其他称谓已经很少用到。还有就是受外来词语的影响,一些新词正在被运用,如“妈咪”,这个词语在现代也比较流行。 四、母亲称谓语所折射出的语言文化及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 母亲称谓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关联。受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熏陶,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人与人之间依附性很强,家庭内部等级森严,家族成员的称谓按血缘远近,辈分高低,都有严格细致地区分,亲属称谓相当复杂。以血缘来区分亲属关系的传统聚居式家族解体。很多母亲称谓语不是特别的正式,称谓以男性为中心,女性为附属,显现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特殊的婚姻制度下,儿女对于母亲的称谓不尽相同。 (二)语言文化 母亲称谓语的变迁也显现了很多语言文化,其中“萱堂”一词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古人常以“萱堂”或“堂萱”代称母亲,《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萱草,言树之背。”所以后世就以“萱堂”为母亲的代称,还有一些敬辞也有民族文化特色,如“尊”和“令”显示出中国人在交际交往中尊敬对方兼及对方亲属的文化心理。[16]还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也有它的语言特色,当然母亲的称谓语也各有特色。不同地域也会显现不同的语言文化,一些地方会形成特殊的方言,对母亲的称谓也不同,这就形成了特殊的语言文化,甚至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