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和刘震云乡村小说比较论(3)
时间:2019-02-19 19:1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刘震云笔下的农民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二是生在农村但最后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民”。 在描写第一类人的时候,刘震云和赵树理的处理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对农民形象的把握上,《一句顶一万句》中杨百顺的爹老杨是卖豆腐的,一方面他有着作为农民的淳朴,如一直把老马作为自己的朋友对他没有保留地信任,直到杨百顺将听到老马和老李的对话告诉老杨时,老杨半个月伤心不与老马说话,但之后又与老马恢复来往;另一方面,他身上也有着农民的劣根性,极其注重封建大家长的地位,如在杨百顺因为去看罗长礼喊丧而将羊丢了一只之后,老杨不顾儿子身体发烧,当着全家人的面狠狠地揍了杨百顺一顿,并且告诉家人他教训杨百顺的原因是因为他说瞎话,还告诉众人这个家还是他当了算。在晚年的时候为讨好儿子的欢心,误认为自己说了实话儿子才让自己吃上烙饼和肉菜乱炖之后,向儿子保证自己以后还说实话。杨百顺改名为杨摩西是因为觉得信主之后能够每天骑车、卖葱,和吴香香结婚是为了能够有一个安身的地方,由此看出他作为农民自私、狭隘的一面。而在改掉姓名被称呼为吴摩西,因被小孩子抢了馒头而被吴香香打了一耳光赌气出走,在离开之后就开始感到后悔,尤其在想到接下来的生活时,自己所谓的不快和男性尊严都被一扫而空,开始想办法回去。在这些描写中,吴摩西的小农思想中自私和胆小懦弱的一面暴露无疑。但是在对待被母亲抛弃养女巧玲却十分用心,他并没有将养女抛弃或者卖给人贩子,在巧玲不见之后他也是拼命地寻找,我们能够看出他的善良、老实的优良品质。这塑造老杨和杨百顺的手法上面,我们依稀能够看到赵树理作品中二诸葛、李有才等落后农民的“影子”,他们作为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同样具有善良、老实的一面,而另一方面作者对他们性格的缺点和内心的阴暗也没有加以掩饰,正是作者的这种“不黑也不捧”的态度才创造出如此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物形象。 但是刘震云的这种“善意”并没有占大多数,他笔下的人物还有很多是丑陋不堪、自私、残忍的,他们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变得勾心斗角,丧失了人性和原本的淳朴。如在《故乡相处流传》这种恶被放大,闹饥荒的时候孬舅撤了情人曹小娥炊事员的职位,《故乡天下黄花》中邻村的百姓趁乱来“倒地瓜”,还有人在这里卖棺材做起死人的生意来。这一切看似作者平静的描述暗藏了作者对人性中恶的透彻认识,将人的麻木自私冷血无情写的令人读后感到深深的寒意。在描写这一类农民的时候,刘震云不仅写出了他们人际关系的冷漠,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也变得扭曲。《一句顶一万句》中杨百顺因为丢了一只羊而遭到父亲的狠打,改名后的吴摩西被妻子背叛,卷走了全部钱财只将养女留给了他;《我叫刘跃进》中刘跃进的妻子黄晓庆为了一己之私和刘跃进的同学李更生私奔,严格和瞿莉夫妻俩互相算计最后家破人亡。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任何人性的光芒,反而是无穷无尽的人之恶,刘震云将乡人们人性中的恶展露无遗,发人深省。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