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小说妒妇现象探讨明代妇女的社会地位(6)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从明清小说妒妇现象探讨明代妇女的社会地位(6)


此外,明朝中后期社会“尚情”之风盛行,正是这种“重情”“尚情”风气让一些男子执迷于感情。蒲松龄《怕婆经》中说:“始以情而生爱,后缘爱而成畏。”李渔亦言:“闺中强悍不由妻,尽是男儿纵起。” 静恬主人在《疗妒缘》中也说道:“朱伦起初爱她,每事顺从,后来因爱生畏,秦氏又日凶一日,处得丈夫服头服脚……” 《聊斋志异》中高蕃曾对其连襟说:“我之畏,畏其美也。” 《醋葫芦》中都氏也曾说:“丈夫娶妇,每多宠爱之心,宠爱既久,恭敬已阑,乘其可侮之隙,试开打骂之端,打骂既久,视为故套,片言之触,又岂肯容?些事之挫,奴安能已。” 相对人需求食物时的饥饿,“爱情也是一种对人的饥饿,是内心对人的一种难以置信的需要感。也许,这是所有需要感中最强烈、最必要的一种感觉。爱情的火焰烧得越旺,心爱的人在他心中所占的位置就越大。” 所以,基于这种爱,丈夫愿意尊重妻子,哪怕她会因此而欺压自己。
明代中后期,政府加强对基层女性教化体系的倡导和推广,让许多世家大族转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使女子得以接受教育。她们有着较为广阔的视野,较高的才干,正是这种才能让身为七尺男儿的丈夫甘愿折服、敬重,文护其家庭主母的地位。同样,她们也能在家庭中获得较多的话语权,并以较为平等的地位和丈夫交往。若是戚继光的夫人是个温顺的大家闺秀,他也没必要在纳妾生子之事东窗事发后向夫人负荆请罪。恰恰因为戚夫人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文治武功不在戚继光之下。广大下层社会女性则有着较高的谋生技能,并走出家门参与商品生产,如《醒世姻缘传》中的晁夫人、狄婆子、童奶奶等都是治家理政的能手。她们通过处理家中琐事向丈夫展示自己智慧的一面,从而使丈夫对她们另眼相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们在家中的地位。
三、明代社会对妒风盛行的反应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