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口物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上海港口物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


(三) 港口物流的地位与功能
在综合物流时代,现代港口的功能定位是“综合物流中心”。这就意着港口除了提供船舶靠泊、货物装卸、转运、储存管理和产品简单加工等传统服务以外.还提供现代物流所包括的信息处理、产品深层次加工等增值服务。港口不仅是水陆运输方式之间的连结点和货物的集散地,而是国际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
 
三、上海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上海港作为中国港口的代表和领头羊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整个运输链中最大量货物的集散地,聚集内陆运输,水路等大量的货物;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货源信息,技术信息和服务信息。 从上海港及周边港口发展的趋势来看,进出口货物约有 50%的增加值来源于其物流产业。 港口周边已成为包括炼油、化工、电子、机械、汽车、服装纺织、食品、家电乃至 IT 等产品的制造、加工、装配的重要基地。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的港口大国,近年来受外国投资的快速增加、 发达国家继续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等有利因素刺激,港口产业在未来 20 年中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我国的港口建设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沿海港口的建设重点仍集中在我国综合运输大通道的交汇点及对能源、外贸运输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枢纽港。 上海港、 天津港和大连港等一批新建和续建的港口大中型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到 2010 年将超过 30 亿吨的吞吐量,到 2020年,初步预计可能要突破 40 亿吨,港口物流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全国港口物流经济区域的产业空间布局看,既有位于港口城市区域内部的街区型的物流园区,也有城区边缘型物流中心,还有近郊型和远郊型的物流产业基地。 我国港口物流与城市的社会化物流组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分工明确、相互依存的物流协作体系。 我国港口已进入第三代港口发展的初级阶段, 突出表现在沿海货物吞吐量逐年递增,增幅保持在 12%左右。 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主要运输方式,集装箱、干散货和液态散货运输船舶向大型化发展,泊位向深水化、专业化发展。 跨国公司的加入,提出了及时服务、零库存等要求,围绕着运输链的起始点,港口活动的范围已大大超出了传统的港口界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和地区更加重视贸易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都更加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使现代物流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的新情况,21 世纪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信息化、 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共享化、协同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社会化和全球化十二大趋势。 现代港口正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 秉承港口传统行业优势,并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针对市场差异化和个性化物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商务代理,将成为未来的港口经营的一个趋势。
 
四、上海港口物流发展中的优劣势分析
(一) 上海港口物流发展中的优势
1、 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在2012年度达到3252.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此外,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7.36亿吨,同比增长1.1%。全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吐吞量继2011年后均保持世界第一,呈现良好发展趋势。
其次,由于中国港口发展已经进入第三代港口的初级阶段,其表现为:集装箱已成为主要运输方式、船舶类型向大型化发展以及泊位日趋深水化和专业化;由全球经济及区域一体化引入的跨国公司由于运营需要对货物运输、仓储、包装、分配、装卸等包含在内的物流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以节约货物运输成本和周期以及提供优化合理配置资源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应运而生,带动港口物流及港口物流相关产业进行调整及发展,推动物流运输链网络的完善。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