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在青少年人际传播中的影响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数字媒体在青少年人际传播中的影响研究(2)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本论文研究内容的时代背景以及现实意义;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对以往相关研究简单概述并提出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为“数字媒体下人际传播的矛盾性”。介绍数字媒体的概念及传播特性;对比传统媒体,数字媒体使人际传播呈现出深刻的矛盾性。
第三部分为“数字媒体对青少年人际传播影响的调查分析”。通过严谨的制定调查问卷,科学的选取调查对象,对数字媒体的接触与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后,采用统计学工具进行严格的因素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阐述。
第四部分为“数字媒体在青少年人际传播中的影响”。根据之前几个部分的理论综述以及问卷调查结果,探究出数字媒体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影响青少年的人际传播,这两个方面皆有益处与弊端。
第五部分为“如何优化青少年数字媒体上的人际传播”。这一部分将从如何营造和谐健康的媒介文化环境以及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数字媒体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为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传播观念与方式提出对策。
(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广泛搜集、鉴别、整理前人有关本研究的成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综合归纳出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形成对研究内容的科学认识,同时找出其中的不足,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②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合理的调查问卷,使其具有效度与信度,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采用PPS规模和概率成比例 的抽样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测试,统计问卷发放数量、回收数量、有效问卷数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3.以往研究的概述与本研究的创新
   (1)以往研究概述
国内大部分研究者都着眼于网络社交工具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全面的数字媒体的并不多,如李鲤《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架构》(《新闻与写作》2014年05期)、田丽和安静 《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15期)、张露《从微信看社交网络人际关系新模式》(《东南传播》2014年第08期)等。这些研究多是探究虚拟社交网络即微信、微博、QQ、人人网等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从网络社交的特征、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利弊以及趋利避害的对策角度进行论述。此外,也有不少学者着重研究青少年或大学生群体,对其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情况进行大范围调查,如张静《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现代交际》2014年01期)、佘洋和孙丽丽《试论“微时代”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7期)、彭文英和冯健《论“低头族”现象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5年01期)、朱亚希《“媒介依赖”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交”成瘾——以对四川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调查为例》(《今传媒》2015年02期)等,得出的结论大体包括:青少年和大学生已普遍进行网络社交,并对他们的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网络社交对青少年的生活观念与交往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以负面为主,并提出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对青少年正确引导等方面的建议。 
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数字媒体产业、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联系以及数字媒体的技术应用方面,其中数字媒体的技术开发应用是国外传播学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国外学者多从宏观着眼,关注数字媒体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运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数字媒体环境下的选民、政治和政策进行研究。另外,跨越不同物质技术和载体的媒介融合也是国外研究的重点内容。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