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儿童游戏变迁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新郑儿童游戏变迁研究(2)


经过几番查阅资料,不难发现对于儿童游戏的性质、起源、发展以及意义,在国内外许多资料都能够找到。但在已有的文献中,发现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游戏的研究还是不算太多。因此本课题基于这一点,希望从自己的家乡特色着手,从纵向,历史的文度研究当代儿童游戏的发展脉络。历史时期的划分基本是:解放前;解放后至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至今天。通过对家乡祖辈、父辈以及同龄人的寻访,观察、了解新郑不同时期儿童游戏的发展变化情况。
   (二)儿童游戏价值研究
中国自古以来对儿童游戏就有许多的论述。王守仁主张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从这些种种论点,我们不难发现游戏的重要性。几十年来众多学者乐此不疲的为游戏正名,他们从不同的学科剖析游戏的价值。[7]根据1940年到1960年的时代分析,在当时的儿童游戏领域占据主导作用的是心理分析理论。一般认为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宣泄理论,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行为都可以根源于本身内在的动机及欲望,毫无疑问的是,游戏在当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可以发泄,可以放松,可以追求自己欲望的方式。[5]弗洛伊德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以满足孩子们对本能欲望的追求,同时游戏可以勾画实现儿童心目中不能够实现的愿望。根据发展论的皮亚杰所说,儿童最早认识事物的方式是通过游戏,游戏也成为衡量儿童记忆发展的标杆。还有警觉调节理论,此理论是由柏林尼提出的。柏林尼认为游戏是一种寻找刺激的活动,游戏用新的、不寻常的方法,运用玩具或活动,因而增加刺激。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