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成本电影现状分析+文献综述(3)
时间:2017-03-01 13:2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无论是表现现实生活、引人深思的纪实美学,还是幽默诙谐、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风格,都是中国小成本电影独特的叙事风格。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使中国小成本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顾及艺术关照现实,无论是纪实美学的影片通过晦涩的影像反映现实,还是黑色幽默风格的影片通过诙谐幽默调侃社会弊端,都充分显示出了中国小成本电影艺术关照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从而使其佳作频出。 (二)小成本电影“同质同构”倾向化严重 传播学上所讲到的“马太效应”,在电影的创作中表现为:一种题材或者类型的电影获得大众的认可取得成功后,便会出现大量复制这种题材或类型的的作品。2006年,影片《疯狂的石头》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的手法大获成功后,便有大量的模仿其电影模式的作品的出现,如《倔强的萝卜》等。作为《爱情呼叫转移》的续集,影片《爱情左灯右行》则更是立誓将同质同构进行到底。影片只是将前部作品中1男搭配12女的故事模式,改变为1女应对12男的剧情结构,除了换换演员的面孔,其余的内容怎么看都有前一部电影的影子。观众观影的期待心理具有极强的猎奇性,希望每次观影都能带来全新的感觉,只有这样观众才会乐意走进影院,电影才能获得票房。纵观历来超高票房的电影,大多都有其独创之处,正是电影中这些新鲜、奇特的东西,才能为电影赢得高额的票房。 其实说到独创性,在宁浩的这部作品多多少少都能看到盖•里奇和昆汀的影子。但是宁浩的作品并不是一的模仿,而是在模仿中超越。中国小成本电影是可以借鉴黑色幽默的风格,让观众在笑声中体悟人生,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让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对电影里的情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类电影固定的程式,这无疑是影片乃至导演最大的失败。 中国的小成本电影要想长久发展必须摆脱“同质同构”的模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江晓原在2006年接受解放日报的采访时这样说:高度依赖于想象力的电影,其发展方向有多种可能性。” 中国小成本电影在题材或是情节设置上大胆创新,让观众的每一次观影都有不同的视觉或情感体验,而不是感觉每一部电影都是换汤不换药。只有打破既定模式,勇于创新思路,才能使国产小成本电影有更好的发展。 (三)院线资源匮乏导致票房收入不佳 在现代大众娱乐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商业与消费充斥着整个电影市场。再加之中国式大片、好莱坞电影在电影市场的强势,以盈利为主电影院线自然就很难为小成本电影留出档期。中国的影院分布也多为一线城市的中心地带,而二三线城市则相对较少,一些县乡几乎就没有真正的电影院。电影院的硬件设施也参差不齐,能够达到星级水平的电影院也是屈指可数的,而且大都在北上广等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在这种影院分布不均、设施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缺少了为小成本电影放映的专有院线,从而制约了小成本电影的价值的实现。同时小成本电影的导演多为新生代导演,自然比不上一些可提供票房保障的大导演的名声。小成本电影还因制作费用的限制,多选用二三线的演员甚至是业余演员,这些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也远不及好莱坞明星和一些一线的影视红星。在票房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很难有院线愿意放弃大片的排挡来安排小成本电影放映。 小成本电影多以表现细节寻求情感为主,而观众到电影院去往往是为了寻求娱乐,享受电影带来的“视听盛宴”。小成本电影由于资金的限制,影片中很难出现大场面、大制作,因此很难满足部分观众的观影需求,从而导致小成本电影门可罗雀的现状。小成本在营销宣传方面也比不过一些大片从开机拍摄开始就造足噱头,引起人们的观看欲望。小成本电影进入院线往往时候以一副完全陌生的面貌示人,由于中国观众在观影的从众心理等,使得在受众期待视野完全空白的小成本少有人问津。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