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许鞍华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2)
时间:2019-07-23 19:5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一)对于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许鞍华面临的优势 首先,张爱玲传奇的身世更易博得大众的关注。独成一派的写作风格创作的众多脍炙人口的不朽经典作品,这些光环让影视作品在初期就足以赚足关注率,张爱玲作为文化偶像,她的影响力是绝对容忽视的,“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张爱玲热”之后,时至今日她仍然是文坛的一只独秀,一个不老的神话,她的作品和她的人依然成为无价的文化品牌,在今天消费文化语境中看来,作为消费符号的张爱玲和她的作品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使之成为电影人改编的宠儿。”[1] 再着,张爱玲的小说被称为“纸质电影”。一方面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对话流畅自如且重视观众的审美趣,文章一般揭示了一个及其深刻的人文精神,这使得张爱玲的作品在改编电影的转换中有巨大的优势。再者张爱玲的小说中所应用的主要技巧有:“镜头感强,蒙太奇,呼应等,而在局部描述上多使用电影特写镜头。”[2]这说明一点,张爱玲的小说是从叙事视角出发,都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向读者娓娓道出一个个的‘传奇’故事。”[3]戏剧化的故事情节她深深的抓住读者的心理,对于故事的习惯性,她的作品几乎都讲述着一个个平凡而传奇的故事,使读者在故事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感同身受欲罢不能,因此在全知叙事视角下的戏剧性故事,在充满电影感的文字表达下,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电影上映”的幻觉。 最后,张爱玲的作品通俗易懂,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观众是上帝,对于电影更是如此,票房就是生命。电影是大众文化最好的体现,作品过于阳春白雪只会像晦涩难懂的古文书一样 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张爱玲小说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极其重视大众的审美口。她的小说叙述的不是旷世奇谈,不是仙侠鬼怪,可能就是发生每个平常人身边的事。在她的小说中表现了平常生活特有的趣。作为女性作家,张爱玲的女性意识时刻体现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并且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张爱玲的小说与她明显的“张氏”的特点,体现在具有潜在的魅力但不媚俗;特立独行,但又不忽略观众的审美趣;其次在注重电影的娱乐性同时兼顾反映出人性的共同特性,这些既是她小说的特色,也是她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后能够胜利的重要条件,更加是保证观众和影视票房的首要因素。“相比于文学作品,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具有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的特点 ,同时也是传统文学所无法比拟的。也正是这些优势使电影承担人着类精神文明传播的使命,始终贯彻人道主义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张爱玲的小说与电影是不谋而合的。”[4] (二)对于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许鞍华面临的挑战 许鞍华作为电影界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早在她刚进入影视界没多久意将张爱玲的作品拍成影视作品,这个想法直到1984年的《倾城之恋》的上映终于得以实现。当她决定拍《倾城之恋》时就承担起改编所要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无论张爱玲小说多么具有电影的特质,但其本质还是文字小说,毕竟文学和电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这两种媒介都有自己的运行体系,要让一种媒介转换在另一种媒介下表达,这之间必然存在中巨大的阻碍,“张爱玲的作品作为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文学地位,必然是给电影改编带来了困难。”[5] 一方面,观众群体巨大,重口难调,改编稍有不慎就会面临失败。许鞍华在选择张氏小说时就附带牵动着一大群“张粉”的心,改编效果的评判,有相当一部分也是由这个群体发声的。“张粉”对于张爱玲和她的作品具有较深的了解、解读,因此他们对于原著的喜爱使他们有这一份固有的执着,不那么容易接受对原著的再度创作。许鞍华在拍摄之前请了一些张爱玲生前的好友,和对张爱玲有研究的人,一起探讨拍摄方案,经过多方努力《倾城之恋》与世人见面,但是影片的反响却不尽人意,这可以说是许鞍华电影滑铁卢。“《倾城之恋》从题目看上去是对才子佳人美谈,但是张爱玲给我们讲述的确是一个荒凉、无奈、冷漠自私,需要用一坐城池的沦落来促成一对男女的婚姻,其中的悲凉和无力感恰恰是该作品的精髓。许鞍华为了给好的尊重原著,尊重读者,影片基本上就是对原著的文字搬演,她做了多方的努力,但却输最初上,影片在主题和内涵上却与原著相差甚远。”[6]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