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S地铁车厢火灾发展蔓延特性研究(3)
时间:2019-08-23 18:2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1996年至今 北京地铁 共发生151 起火灾,多人伤亡 火灾的发生,往往给人们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财产损失,而这还不是最让人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火灾发生后,对人体生命造成最大威胁的并不全是火,也不是高温的燃烧物,而是由燃烧产生的烟气。火灾烟气温度一般都高达几百摄氏度,密闭空间甚至可以高至1000℃以上,但是人对高温的忍受程度远小于烟气的温度,65℃的时候只能短暂忍受,120℃下15分钟内就可以产生不可逆损伤,140℃只能忍受五分钟,170℃只能忍受1分钟。高温下,人体会心率加快,肌肉痉挛伴有强烈的疼痛感,并出现休克。 而在高温情况下,烟气弥漫的恶劣状况下消防救援人员是很难突入火场的,休克就意着死亡。1982 年我国民航客机202次航班发生火灾,而后导致25名乘客身亡,死亡的乘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死亡的时候都是衣冠整齐,皮肤完好,这样的死亡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吸入了火灾烟气中的有毒气体。1990年,西班牙一个舞厅发生火灾,此次灾难造成43人死亡,时候统计表明这43人里大部分都是由于吸入过量的有害气体窒息而亡的,没有烧伤。总之,在火灾发生后,烧死的人不多,被烟气致死的人反而多。 基于这种实际情况,目前也有不少专门针对火灾烟气组成及其致命性的研究。对于烟气有毒物质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是我国的 973 项目中的《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 子项的一个攻关项目就是“火灾中有毒害物质的释放机理和对人体的影响”。此外就全世界而言,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分别在上世纪 70-90 年代提出了研究火灾烟气毒性评价的指标和实验方法。可见在火灾研究这个体系里,烟气研究的重要地位。火灾烟气是混合气体,且其组成比较复杂,不同的材料产生的有毒成分及燃烧发展规律不尽相同[16]。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让烟气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更强了,其化学成分可以通过燃烧等试验方法测量得出,然而在火灾真正发生时,最不可捉摸的是这些成分不是很明确的烟气的蔓延趋势及能对受困人员产生威胁的方式。 根据建筑火灾的防范,通常在每栋建筑设计方案确定以后,都要进行防排烟设计,并且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国标要求。施工完成后,消防部门仍然必须对建筑的消防设备进行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进行适当的改正。防排烟的实质就是烟气控制,烟气控制对于火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烟气的良好控制对于安全疏散意义是非常大的。因为火灾发生后,空气中弥漫着烟气的粒子,光线无法穿透大量的高密度的粒子层而使得受灾人员视线被遮挡,进而失去判定逃生方向的能力,同时逃生人员吸入烟气中的毒害物质容易休克而失去逃生机会。此时若开启有效的防排烟系统,烟气的下降速度降低,便可以给人员逃生争取宝贵的时间。其次,烟气的有效控制对于灭火意义重大。如上述,烟气造成视线障碍,导致救援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精准地找到火源,严重影响了对火源的控制。而防排烟系统的开启,延缓烟气下降速度,给消防员足够的时间迅速精准 的找到火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控制火源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挽回损失。 最后,烟气控制能一定程度控制火灾蔓延。防排烟系统的有效工作排除了大量烟气的同 时也带走了火灾的 70%到80%的热量,这对于火场内人员的能否安全逃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前述已经提到人体高温忍受限度。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