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中女性形象研究
时间:2017-03-17 13:03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 要:《京华烟云》是对生活全景式的书写,同时又是对人生最自然的演绎。它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现实生活,旨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社会发展与人世变迁。在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和林语堂生活经历的双重作用下,它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创造了一个色彩艳丽的女性世界。这些女性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气质不同,秉性迥异,但是在特定的时代里,都共同地演绎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林语堂通过对她们形象的书写,向世人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流露出了自己的人生观念。6596 关键词:林语堂;《京华烟云》;女性形象;传统文化思想 Analysis the Characters of Women in “Moment in Peking” Abstract: Moment in Peking is a panoramic portrayal of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most natural interpretation of life. This story is rooted in the real lif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iming to present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ife changes to foreigners. On the basis of the ric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Lin Yutang’s life experiences, it succeeds in the shaping of some distinctive images of women and creates a colorful world of females. In the atmosphere of Confucianism, they show different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yet both of them, in a particular era, present a wonderful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life. With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females, Lin Yutang reveals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oughts to the world, as well as expresses his own outlook of life. Keywords: Lin Yutang; Moment in Peking; Images of the females; Cultural thought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1 前言1 一、林语堂与《京华烟云》2 二、女性形象分析 3 (一)“完美”女性——姚木兰 3 (二)传统女性的代言人——孙曼妮6 (三)善恶交织、性格饱满的时代女性——牛素云6 三、传统文化与林语堂的人生观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8 (一)儒、释、道精神在女性形象中的体现 8 (二)从木兰这一形象窥探林语堂的人生观10 结语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12 《京华烟云》中女性形象研究 前言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原名《Moment in Peking》。小说一经出版,便在国外获得极高评价,并且曾几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部作品在中西方文化交融和冲突的态势之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彩多姿的女性世界。有古典唯美的孙曼妮,率真自然的姚木兰,个性张扬的牛素云,红颜薄命的冯红玉这些女性虽然出身不同,怀揣的人生理想也不同,但是在她们身上却有着同样的特质,即在特定的岁月里,用灵与肉、善与恶、爱与恨演绎着自己坎坷的人生,追求着自己不同的生活目标。本文将从小说文本入手去分析典型女性的个性特征,再基于这些女性形象进一步探究林语堂的人生观念和中国传统儒释道的精神内涵。 一、林语堂与《京华烟云》 在群英荟萃的现代文学史上,学贯东西的林语堂可谓才华横溢。他毕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研究和综合,对中国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林语堂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朱门》这三部小说因风格相近、内容衔接紧密,被称为“林氏三部曲”。毫无疑问,《京华烟云》又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复杂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这三部曲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它被誉为“现代《红楼梦》”。这部小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将中国的人文、历史、文化全景式地介绍了给西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弥补了西方国家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缺憾,也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