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融资途径研究(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融资途径研究(4)


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融资途径的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
第二部分阐述相关理论,介绍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融资的内涵。
第三部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融资模式。
第四部分则是文章的重点,是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融资途径的比较,选出最适合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最优体制。
第五部分则是是结论。
2 相关理论概念
2.1 新农村的概念
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他批评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出现的“农民豪宅”,看起来繁富讲究,其实有土地和资源浪费之嫌。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约的新技术。
“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
“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像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应按照卫生标准规划和建设。这也正是我国农村和发达国家农村的主要差距。 
“新农民”,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只有7.3年,40%多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像浙江一些富裕农村大修豪华坟墓等现象就不符合"新风尚"的要求。 
2.2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体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养老幼托服务、环境治理以及信息服务等子体系。论文对完善这些子体系分别提出建议,以拓展农村公共服务功能,使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随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根据其所提供的服务性质的不同,农村基础设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包括农用土地、水土保持及田间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
二是包括农村金融、信贷和保险支持及农村信息服务在内的服务性基础设施;
三是由农村交通运输设施、通讯设施和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销售设施构成的流通性基础设施。与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相比,农村基础设施的技术含量和资本含量通常较低,所使用的技术相对简单,且包含了大量的劳动积累,由较多的活劳动与少量的资本相配套,活劳动直接转化为凝结的资本形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开拓农村市场以及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就业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中,农村基础设施本身的特征决定着,政府财政(尤其是县乡基层财政)在此类农村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实每个人对这个词都不陌生,但是却又很难用语言形象得描述出来, 最早使用“社区”这个词汇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中首次提出“社区”这一概念,当时是指“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从滕尼斯开始到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关于社区的定义和解释也就多种多样。目前,众多的定义有两大类:一类强调精神层面(人群的共同体——如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传统,价值等),一类强调地域的共同体(即具有共同的居住地,即“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 。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