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中阿Q典型形象及人文价值(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阿Q正传》中阿Q典型形象及人文价值(2)


一、阿Q形象的内涵界定
(一)阿Q形象的特点
(1)穷困潦倒但又恶习成性
阿Q是一个典型的穷困潦倒者,靠出卖自身的劳动力文持生计,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然而很可怕的是,他恶习成性,染上了赌博、游手好闲、嗜酒等习惯。”[1]在当时,酒对于穷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奢侈品,对于富人来说,它是并不算是奢侈品。但对于阿Q来说,酒是吞噬掉口袋里的几枚铜板的利器。
(2)善于投机钻营
阿Q是善于投机钻营的,这一点在《阿Q正传》中体现地很深刻,如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时,“他看到赵太爷盘起小辫子,有意愿参加革命时,他也动了心,也想加入,这与他本身对革命的冷漠形成了鲜明对比。”[2]但阿Q的革命是盲目的,没有任何革命意义的成分,而纯粹是出于自身的利益,与革命的真正意义相去甚远。但一旦受到洋鬼子的拒绝和排斥,他就会跑到衙门里去告状,进行没有任何意义的争辩。
(3)妄自尊大
阿Q其实是个身份极其低下的人。在未庄人眼里,他基本上什么都不是。但事实上,阿Q却妄自尊大,连赵太爷的儿子成名,阿Q也没有表示出尊重和祝贺之意,甚至还不把他放在眼里。同时“由于他进过几次城,就更加狂妄自大了。”[3]阿Q这种简单认为自己是伟大高尚的,别人是卑微低下的做法实在是过于自负。
(4)精神胜利法
阿Q的生活是很穷困的,他甚至没有自己的衣服和名字。对他来说,最可悲是精神生活的摧残而非物质生活的极度缺乏。他处于未庄生活的最底层,任何人都可以欺负他。然而对于他来说,他还是非常自信的,包括自身创造的“精神胜利法”,这种是他人物性格的最明显的标志。
(二)阿Q性格产生的条件
条件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阿Q的性格及其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其历史的和现实的矛盾所决定的。首先,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上,人们已形成了习惯被封建社会制度统治的社会意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我国基本上是在封闭状态中自行缓慢地发展着,有限的国际联系,则多是与更落后民族的交往。这样,盲目的民族自大主义和盲目排外主义,便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突然被外来帝国主义的侵略者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而面向世界的时候,中国社会思想自身的狭隘性和落后性便暴露了出来,这是阿Q性格形成的历史原因。其次,在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制度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统治阶级内部更是互相倾轧,又处于被压迫者的反对之中,有时还有外族的侵略。这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虚弱便都暴露出来了。但统治者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败,更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人,甚至整个统治阶级就要用精神胜利法来对自己的失败进行辩解,以逃过道德和法律上的谴责和惩罚。这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长期处于剥削阶级的剥削者形成的性格特征,这也是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社会背景。再次,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农民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了最为残酷的摧残和奴役,自身素质差,这是阿Q性格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阿Q的典型性格就其特点来说,是在以上诸种原因影响下的辛亥革命时代的中国农民在艺术形象中的反映。
(三)阿Q形象的再认识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格的构成是由人的内在需要决定的。“每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形成相应的人格。”[4]根据这种原理,我们分析阿Q的艺术形象就会发现阿Q是没有人格的,因为阿Q的人格失去了现实基础。也就是说,阿Q被剥夺了人格构成的一切条件,所以,这个艺术形象是没有人格的艺术形象。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