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批评实践研究(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文本细读”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批评实践研究(4)

三、当前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法”

与一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研究相似,每一个理论术语同样有其接受史。尽管理论术语在历时接受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往往没有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那么丰富,但由于理论术语在批评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及其意涵的相对固定和明确,从而更易于探究理论术语的意涵在历时的演变中所发生的细微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折射出的研究观念的转向。

若要分析“文本细读法”在接受过程中所发生的意涵“变形”,需要借鉴解释学“视域融合”理论的逻辑思路,采用“语境融合”的方式。也就是将新批评对“文本细读法”的解读作为这一术语意涵的“原型”,通过对不同语境下“文本细读法”所携带的意涵的比较,会发现“文本细读法”的意涵流变总体上呈现出“向外转”的趋势。这种“向外转”的趋势根据所处的概念层面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这种“向外转”的趋势首先体现在“文本细读法”的内涵层面上。通过上文对这一术语在新批评语境下的审视,可知,“文本细读法”最初有两层含义,即强调文学批评中的“封闭性”和“精密性”。但在新批评以后,学者在批评实践中使用这一术语时,会有意突出它对批评活动“精密”程度的要求,而试图掩盖甚至吞噬这一术语所携带的“以‘本’为本”的局限性。比如有学者这样阐释“文本细读法”的含义:“文本细读,从字面而言,就是直面作品,仔细地、认真地阅读、推敲文本,一点点地解析,一个个字地释疑,逐字逐句地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从每一个细节中寻猎意义的痕迹与线索。”[4](P51)从上面的阐释中不难看出,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和修饰语强调了运用“文本细读法”解读文本就意着要对文本进行细致的解析,而对这一术语本身“封闭性”的一面却不着一字。此外,陈思和先生在谈到“细读文本”的方法时,提出了四点标准,分别是“直面作品、寻找经典、寻找缝隙和寻找原型。”[5](P109~P116)“直面作品”和“寻找缝隙”可以看出陈思和先生也强调要对文本进行精密解读,但“寻找缝隙”和“寻找原型”又显示出陈思和先生已经突破了新批评在运用“文本细读法”时对文本的束缚,试图建立文本与外界的联系。

其实人们对“文本细读法”内涵层面的取舍就是一个“趋利避害”的过程,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文学批评活动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规避了这一术语原本偏激的一面,使其自身的理论体系更具合理性,从而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得以运用。“文本细读法”更为广泛的运用就体现在其外延层面的“向外转”。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