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魔幻电影对比分析(外国魔幻电影对中国魔幻电影的启示)(3)
时间:2016-12-03 16:33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跟西方不同的是,中国魔幻电影虽然也有种族的划分,但是在某一大的种族内部,我们又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就拿《西游记》这部脍炙人口的中国文学作品来说,它被众多导演青睐多次被翻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也是中国魔幻元素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1991年张彻导演的电影《西行平妖》也是以西游记为原型。在《西行平妖》里,有人族、神族、魔族这三个大种族,但是在某一种族内部,人物形象跟人物形象之间也不尽相同。就拿魔族来说,大家熟悉的有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蛇精、狐精、老鼠精等等这些通通属于魔族这个大的种族但是形象又完全不一样,并不是西方那样一个种族有一个种族固定的特色形象又大致相符,在中国更为有趣的则是每个导演根据自己对自己作品的定义,对影片中人物形象也有各自不同的诠释方法,使得我们的魔幻电影人物形象较之于西方更具多样性和多变性,更具有想象发展的空间。 (二)中外魔幻电影的叙事方式分析 由于中西方思文方式的不同,其反映在魔幻电影叙事方式表达上必然会有所不同。如中国的魔幻电影影片叙事方法深受中国自古传承的儒家道家思想影响,它所呈现出的正邪两方势力往往是娓娓道来的,夹杂在整个故事里,环环相扣,也会有很多亦正亦邪的形象供大家揣测。而国外就相对简洁明了很多,他们对于故事的叙述往往是直奔主题,线索一下就清晰明了起来。就像悉德.菲尔德所说的,“从A向前发展到Z:从建置发展到结局……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戏剧性的结局。” 这种影片的叙事结构最接近于现实中生活的逻辑,遵循在现实中事件发展的一般过程,是最具有真实性的一种叙事结构,很大程度的满足了魔幻电影的叙事真实性的要求。 阿尔曼说过,“每一种类型都是把某一种文化价值与另一种文化价值对立起来,而这些价值正好是被社会忽视,排斥和特别诅咒的。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综合体能够实现一个虚幻的梦;这也使观众能表现出被禁止的感情和欲望,同时又得到主流文化的批准。” 这种价值对立的想法也恰恰被应用到了魔幻电影的主要叙事框架中,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外国这都是此类电影创作的主要思文方法和审美原则,它都用正义与邪恶,文化与反文化假装二元对立来框架影片,就是用文化、价值观、思想、种族的对立观念去构造影片。 先看中国的魔幻电影,就拿电影《倩女幽魂》来说,电影源自于《聊斋志异》中的一篇《聂小倩》,这部影片用两种对立形式塑造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框架。一个是人与鬼的对立划分:在影片中,书生宁采臣、燕赤霞代表了人类人性的一面,一个是一介书生,一个是捉妖大师,与之对比的则是在树妖姥姥控制下的女妖们,她们化作貌美女子吸引人间男性,吸取阳气,这种人与鬼的对比构成了影片故事的基础环境;另一种对立则是正邪对立:由于单纯的种族对立划分并不足以使影片完全生动活泼起来,于是在恶势力的一方又有一种独特的对立存在,既邪恶势力中的善与恶。影片中的姥姥生性残忍,面目可憎,长舌利爪是邪恶的这一势力的集中体现,但是姥姥控制下的聂小倩,虽然受胁迫不得不做出伤人性命之事但是内心还是有良知存在的,在碰到宁采臣之后,内心的情愫使她勇敢的为了感情反抗树妖的统治,于是小倩也成为了我们心中为了感情勇敢逃出枷锁的代表正义的一方。这样一来,影片在人与鬼、正与邪的对比下灵动饱满了起来。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