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灾难性报道中媒体责任的缺失以地震为例(5)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试论灾难性报道中媒体责任的缺失以地震为例(5)


媒体在报道时,要深入实地,积极地表现出灾难救援感人的新闻的画面,及救援队伍的勇敢与艰辛,用真实的新闻画面达到受众与灾区群众的情感交流。在信息化的当代,传播渠道趋于多元化,各种小道信息,虚假新闻的出现会刺激灾区群众的不安情绪,扰乱灾区的社会稳定,会给灾难的救援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障碍。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媒体要及时准确的报道灾区的实情,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主流媒体需第一时间发布灾区的第一手信息,把灾区伤亡人数、失踪人数、伤者治疗及救灾减灾的实况每天及时、准确传达给受众,使各种小道消息不攻自破。突发性灾难发生后,作为“的喉舌”的媒体,为救援工作创造出良好而稳定的社会舆论环境,稳定灾区群众的情绪,才是媒体应担当的责任与义务。因此,记者要深入实地的走到灾区群众中去,准确的发出主流声音,只有真心的融入到灾区同胞之中,才能报道出有价值的新闻,扛起自己所担负的责任。
   (二)彰显人文情怀,还原灾难真实情况
灾难性报道中,受众关注的是同胞的生命、生存状况和那些动人心扉灾难报道,挖掘生命真谛,彰显人文关怀。在抗震救灾中,救灾的主体体是解放军、武警及各地支援灾区的消防官兵,这样一群八零九零后也许昨天还有人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今天却在废墟中用双手拯救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的年轻、无私、坚强、智慧闪耀无尽的光辉。在灾区我们看到的是一双双打泡、磨破的手掌,灾难面前正是这垮掉的一代扛起了救援责任,面对余震他们不顾生命安危,勇敢钻入废墟中去挽救同胞生命。 灾难新闻报道要其注重深度价值。
报道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唤醒大众对生命价值、社会价值的思考,创造科学而人文的新闻理念。灾难新闻报道的责任在于启发人们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其必须具备的品格,也是新闻工作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媒体需从精神方面着手,向灾区群众传播政府救灾信息,帮助政府稳定灾区群众的恐慌心理,抚慰其受伤身心。媒体还应注意不要进行灾难事件的悲惨场面报道,在灾难报道细节上我们的镜头应首先避免血腥、悲惨的场面,注重人文关怀,有些媒体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严重的失误,片面追求新闻的爆炸场面,把灾难作为自己赢得受众的关注资源,播发出“猛料”报道,给灾民带来二次伤害。媒体应注重报道抗震救灾积极方面,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怀、救灾减灾工作的进行情况,向受众传递真情实况,使之了解灾区状况,积极伸出援助之手,解灾区群众之实际所急。平定广大受众的心理压力,切实的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信息时代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给媒体带来巨大冲击,受众获得信息的多元化下,媒体如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大众传播,终将被大众遗弃。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媒体应保持对事件的追踪报道,不间断、不隐瞒、不浅显的进行新闻报道,使受众得到灾区最全面、最新的消息,防止小道消息扰乱公众对事件的判断。
(三)掌控报道度量,平衡各方面的影响
  人在灾难发生时会本能的产生的恐慌、同情、怜惜等心理,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受众,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关注。灾难中的遇难者、伤者的家属会由于突然失去亲人而导致其产生逆反意识。灾难发生后政府希望通过媒体传达出自己行之有效的救灾减灾措施,把救援情况,以及善后的处理情况传达给受众,稳妥积极地把握报道度量。媒体应理性地采写和编发灾害性新闻,为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灾难新闻报道使灾区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支持,为政府救援工作赢得主动,并使灾区人民稳住情绪,不安得以释放,促进灾害的救援和善后处理。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