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的采访技巧研究和启示(4)
时间:2016-12-03 16:4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二)提问技巧——抓住细节,适度追问 “细节决定成败”,在《新闻调查》中“细节”也颇为重要。下面,就拿2004年4月25日播出的《西安体彩风波》这期节目来做分析。 17岁小伙花数十元买了一张彩票,谁知中了一辆宝马车,两天后却被彩票店告知“彩票是假的”,小伙很生气。就这样,一场争夺宝马车的体彩战争开始了。那么,究竟是谁在撒谎?《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带着这种揭秘而不只是做节目的想法,开始了一步步调查。 “记者:在从开始登记到最后的兑奖这个过程中,董萍(公证员)又在哪里? 陈燕:她也在主席台上。 记者:跟刘亮(彩民)有多远? 陈燕:他上台后就坐在了主席台上。 记者:就是几米? 陈燕:应该是这样。” 这段对话中记者的两个提问“跟刘亮有多远?” “就是几米?” 足以看出其对细节很重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三)采访心态——多理性、少冲动 对事件的判断力、个人情绪的控制力,在采访中尤为重要。如果缺乏冷静就容易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失去判断。如此,被调查者话里的漏洞、有意掩藏的东西以及表情语言中流露出来的信息就会被记者忽略掉。 《新闻调查》对记者提出了5点要求,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平静的心态,即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新闻调查》在做江西贵溪校车侧翻,11名幼童溺水身亡这期节目时,记者并没有因为悲痛而强烈谴责当地政府。相反,他在采访贵溪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当地政府领导时,以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来表达他的质疑。例如当记者对他们管理民办幼儿园的工作态度表示怀疑时,并没有直接指责其工作不到位,而是借用春蕾幼儿园来做提醒,“如果说一个民办幼儿园,没有得到审批手续,又没有被命令关闭,难道是在默许其存在?” 从笔者自己的实习经历来看,这种平和的心态不是一两次采访就可以有的,需要时间的磨砺和个人情感阅历的积淀。这是一个不断进步,自我完善的过程。 三、《新闻调查》在采访方面存在的缺陷 采访是一门艺术,“用啥样的方法采访、采访时问啥问题以及如何应对采访时出现的许多意外事件是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一大看点, ”但如果采访技巧运用不恰当,就会使节目事倍功半。 《新闻调查》从开办到现在已有17年,可以说,无论节目内容还是拍摄技巧都日臻成熟。但随着《新闻调查》的逐渐成长,节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 (一)采访中记者有主观诱导 “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主观诱导是指,在采访时,记者凭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指示性的语言诱导被采访对象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问题。” 例如在2006年4月25日播出的《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这期节目中,记者在询问虐猫事件的主角王某为什么这样做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因为钱吗?”这种带有记者本人思想感情的提问,很容易使采访对象按照记者的意思回答问题,所以此时他们有可能故意说反话。王某的回答“其实金钱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的。” 就印证了这一点。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处于主动地位,但“主动”非“主观” 。主动是记者在采访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采访态度,主观则是记者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可能这种所思所想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所以记者在采访时如果存在主观诱导,很可能会造成新闻失实。 (二)追问语气有时过硬 “质疑”是一个新闻记者必须具有的专业素养,但《新闻调查》早期的一些节目,有些记者做采访时的表现会让人觉得不像是在采访,更像是在审问。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