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情感轨迹变化和传承发展(5)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浅析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情感轨迹变化和传承发展(5)


以下两种分析观念:一是把作为单纯器乐曲的琴曲同作为伴奏曲的琴曲区别开来,二是把相和形式的琴歌同乐歌形式的琴歌区别开来。这样以来我们知道《胡茄十八拍》在作为琴歌流传之前,应当有一个作为琴曲而流传的阶段;又知道琴歌同琴谱并没有必然联系。[9]
《胡笳十八拍》独特的音乐处理手法,在我国传统乐曲的组织结构手法中,具有普遍意义。它带有意向明确的结构设计、规范意图。中国古代琴歌、琴曲等主要是文人自吟自叹之作,创作之初并没有想过乐曲是要在大音乐会上演奏给别人听的,所以琴歌和琴曲在打谱和吟唱过程中随心所欲、放浪形骸的成分就相对可能比较多,这也属于部分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结构特点之一。它们不同于十分重视音乐创作中的结构逻辑的西方古典音乐那种主要是服务于教堂、宫廷或在音乐会等用于表演的音乐创作。音乐家和理论家们努力使它们程序化、相对定型化,否则,音乐就无法为广大听众接受,其作品也无法在更多音乐爱好者中传播开来。《胡笳十八拍》是以演奏手法为琴曲结构的基础的,《胡茄十八拍》和各种《明君》大曲的产生,反映了琴学流派的融合和统一。知道这一切,我们就佳得了一个新的道理:每一种文学体裁都联系于一种表演方式或传播方式;文学作品用何种方式传播,这是同历史条件、社会风尚息息相关的。研究古代文学, 应当有足够的背景知识。
《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以自己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通过朴实细致的叙述,抒发了其内心的悲愤,以其情真意切,深沉动人的感情魅力和沁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令世人赞叹不已。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