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帛画漆画与楚国乐舞的关系(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楚辞》帛画漆画与楚国乐舞的关系(2)

《墨子.三辨》中把战国时期的乐舞按表演时使用乐器的不同以及场所的不同将乐舞分为“钟鼓之乐”、“竽瑟之乐”以及“瓴缶之乐”。楚国乐舞大致也可以这样分类,钟、鼓多被用于宫廷宴享,如《招魂》中描写王公贵族宴享时写到“陈钟按鼓”;竽、瑟多被用于迎神祭祀中,如《九歌.东皇太一》”中描写楚人祭祀仪式时写到“竽瑟兮浩倡”;瓴、缶则大概泛指一切可以用于演奏的器物,多用于民间百姓即兴演奏中,如《渔父》中渔父“鼓枻而去乃歌”。由此看出楚国乐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演奏场所也有一定的讲究。

楚国制造的乐器在当时非常著名,《淮南子·修务训》中写道:“琴或拔刺枉桡,阔解漏越,而称之以楚庄之琴,侧室争鼓之。”又如《古琴疏》载,宋华元献楚王绕梁琴音,鼓之其声袅,绕于梁间,循环不已,楚王乐之,七日不听朝。表明楚国当时制出的琴琴声悠扬有韵,令人如痴如醉,同时也是文人雅士之间必不或缺的沟通桥梁。湖北曾候乙墓中出土了一件十弦琴,它是迄今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琴类乐器,它由琴身和一活动板构成,琴身由整木雕成,分为音箱和尾板两个部分,由于通体髹黑漆,所以保存较完整,直至出土时仍有柔润光泽。同时曾侯乙墓也出土了一批制作精致的瑟,并且在其面板及侧板都绘有精美的文饰,由此可见当时的丝弦乐器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制作水准。文献综述

在所有乐器中,楚人可谓情有独“钟”。“尚钟之风,于楚为烈”,这句话准确定位了楚人对钟的喜爱之情。曾侯乙墓出土的八种一百二十四件古乐器中就有一套六十四个完整的编钟和一个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鎛钟,而且这些编钟的音阶结构相当于今天的C大调七声音阶,音程跨五个八度,能旋宫转调,该钟音律和谐,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造型宏伟,具有完善的音乐体系和鲜为人知的音乐理论,是先秦楚国音乐的集大成者。其次是在河南浙川下寺2号墓中,发现了26件甬钟和13件编磐,单从数量上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乐器制作规模宏大,并且经过专家分析发现这些甬钟音域跨四个八度以上,中音区12音齐备,音质圆润有韵。钟上均铸铭文,其内容是记述王孙浩的功德。根据同墓出土的王子午鼎等铭文分析,王孙浩的铸造年代当在此年之前。此套钟的发现,证明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十二音律已经在楚国形成。[2] 会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生产出这样的乐器可以算是一件了不起的工艺品。然后是晋候邦父墓共出编钟8件,属甬钟,其中6件为楚宫逆钟,另外两件与楚宫逆钟有别,个体最小。比晋候邦墓早一组的晋候苏墓出晋候苏编钟16件,比晋候邦父墓晚一组的晋候M93也出土编钟16件,墓内编钟件数以及大小排放都十分讲究,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钟的重视。[3](P56)出于巧合或是某种原因,在当时因演奏乐器而名声大噪的乐官中有好几人姓钟,如钟仪、钟建、钟子期等,可见当时楚人对钟的热爱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 帛画、漆画与楚人的鬼神观念

帛画兴起于楚国的楚怀王时期,历经西汉、东汉,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帛画主要出土地为长沙、江陵、广州等地,这些地方远离中原,因此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小,是真正意义上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在当时楚国的丝织业发展繁盛,在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丝织衣物以及丝绸片,而且其样式品种丰富、质地上成,虽历经数千年仍具有鲜艳的色泽。繁荣发展的丝织业为当时楚国帛画的兴起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帛画的内容大多与墓主人生前生活有关同时也寄托生着对于死者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也是当时社会习俗的一个缩影。由于当时社会生产水平落后,导致人们的认识水平低下,对于自然或是社会现象常常感到迷惑而且没有足够的改变能力,当面对客观现实感到力不从心时,人们于是开始转向主观意识,他们相信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在支配着天地万物,于是形成了天命观念,鬼神观念也随之产生。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在,只要通过祭祀祈祷,神灵就会保佑死者灵魂升天。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