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初徐州琴书艺术述论(2)
时间:2021-09-02 20:2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本文将选取徐州琴书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段进行探讨,并将从琴书艺人的活动和琴书的社会作用以及徐州琴书兴起之初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对其进行评析。 二、徐州琴书兴起的背景 琴书类曲艺表演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也做洋琴)而得名,徐州琴书中的“琴”指的就是扬琴。琴书类曲艺曲种流布中国各地,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就包括徐州琴书、山东琴书、苏北琴书等。各地琴书曲种的起源不一,主要用当地方言演唱,并因为受到不同地区风俗人情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但总体来说淮海地区的琴书艺术是明清时期各地盛行的民间小曲和民歌在群众自娱性演唱活动下一步步演变而来的。徐州琴书用徐州方言演唱,它发源于明清小曲,经过唱曲儿、瞎腔、丝弦、唱扬琴等几个阶段逐步演变而成[1],其名称的变化体现了自身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特点。 (一)商品经济的繁荣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zhuyi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发达,城市繁荣, 市民阶级壮大。至清朝统一政权建立的前期,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曲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朝曲艺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地方曲种兴起。所谓地方曲种是指用地方方言说唱的曲艺种类,徐州琴书正是以徐州方言说唱的。从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来看,清以前曲艺表演的曲本多用“官话”而非“方言”,艺人活动的方式也多是“流动从艺”而非“定居从艺”。流动从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语言问题,所以艺人只能采用当时各方人士都能听得懂的“官话”,而不是“方言”。清朝初期以后,经济的发展为定居从艺提供了物质基础,艺人无需辗转多地卖艺便可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曲艺表演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而定居从艺则必须要用当地听众所熟悉的语言来说唱,因此各地经济繁荣区的语音便成为了艺人们使用的标准语音,如苏州弹词采用吴语(苏州话),徐州琴书则主要采用徐州方言。 明清时期的徐州得益于发达的水路交通,商品经济十分繁荣。运河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之一,漕运是其主要功能。徐州作为运河沿岸城市,由漕运带来的私货运销以及南来北往的客商推动了徐州商品经济的繁荣。清朝时期,徐州邳宿段运河就已经有大批商船经过,并且从明后期开始,运河的商品流通量已超过其漕粮运输量,清代更远胜于明代。[2]运河和漕运的发达,使得徐州逐渐成为南北物资交流中心,并成为文化交流中心,同时促使农村大量人口流入城市,明清时期主要流传于乡村小镇的时调小曲亦随着商业发展和农民的流动进入城市。 此外,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井文化趋于活跃。市民阶层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后,便开始在精神文化上寻求寄托,因此流行于乡村小镇的明清小曲开始走向世俗化和通俗化,并迅速兴盛起来,称为“唱曲儿”。正是明清时调小曲的繁荣发展为徐州琴书演唱的音乐和曲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徐州琴书艺术的最初萌芽。后来明清小曲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和改造,在演唱方式、乐器伴奏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因引入丝弦类伴奏乐器早期被称为“丝弦”。 (二)扬琴的传入与便利的水路交通文献综述 扬琴也做“洋琴”,关于扬琴的起源,目前学界集中的观点是扬琴大约是于明末清初首先传入我国广东沿海地区的外来乐器,所以初为“洋琴”。时正逢我国民间说唱、小曲、戏曲等音乐发展繁荣的时期,洋琴被各种形式的民间音乐所吸收,并在康熙、乾隆年间普遍流传开来。清中期以来,由于交通的发达以及乐器自身的发展,扬琴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在各地的传播中,受当地社会环境、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影响,清末民初的洋琴艺术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且最终演变成了一件地地道道的中国民族乐器。由此对它的表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洋琴”转变成“扬琴”,这是扬琴中国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3]而扬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成为各类乐种的主要伴奏乐器,徐州琴书就是因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的。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