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华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时间:2017-05-31 19:2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孝文化对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实现民族复兴,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找到中华孝文化的传统内涵和特征,并探索其现代内涵。第二部分:揭示当前孝文化的缺失及其危害。第三部分:通过对第二部分的分析,找出中华孝文化的当代价值。第四部分:探索传承中华孝文化的方法,以实现中华孝文化的当代价值。9445 关键字:孝 孝文化 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孝”文化。“孝”是中华民族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髓,贯穿始终。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正如《孝经》云:“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古语又有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孝”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随着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当代,孝文化作为最基本的一种亲情关系,也应该发挥它的当代价值,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一、中华孝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中华孝文化的内涵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形成于西周。在西周时期,“孝”的内涵主要分为三部分: (1)尊祖敬宗。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与西方人的意识形态做一对比,会发现其中差异的根源就在于,西方社会最小的单位是个人,而中国社会最小的单位是家庭。中国社会血缘关系十分重要,形成了中国较为特殊的社会结构,即血缘宗法社会。在西周已全面建立了宗法制。血缘宗法制使“尊敬祖先,尊敬祖宗”成为孝的内涵之一,简称“尊祖敬宗”,而其主要的方式就是祭祀祖先。《孝经•圣治章》说:“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2)传宗接代。尊祖敬宗就必须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因此传宗接代就显得极为重要。《孝经•圣治章》说:“父子之道,天性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父母,父母生养我们,我们要将生命延续下去,做到传宗接代。《孝经•五刑章》也明确指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生命只有不断延续,先人的志愿才有实现的希望。因而传宗接代也是为了尊祖敬宗,也是“孝”的内涵之一。 (3)孝敬父母。西周主要是小农经济,在小农社会,天时、水利、耕种方法都是以经验传授为主,因而使得老者取得了社会的最高地位。《尔雅•释训》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孝敬•纪孝行章》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和道德责任。 此外,孝还有具有以下的内涵: (1)珍惜身体。《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的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的,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因此,要做到孝首先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身体是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不让父母担心,才能孝敬父母。 (2)孝忠密不可分。《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孝,从侍奉父母开始,后引申为忠于君王。因而,自古忠孝密不可分。《孝经•事君章》随后指出:“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作为臣子,要忠于君主。但同时不可愚忠,对于君王的高尚德行要发扬,而对于君王的缺点要设法纠正。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