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语超常搭配的原因和意义(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汉语词语超常搭配的原因和意义(2)

日常生活中,像这超常搭配的汉语词语十分常见,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理解和运用时并不会出现问题。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当学习者提出关于这类超常搭配词语的疑问时,很多人只能解释为汉语的使用习惯。那么,究竟要怎么科学的解释这些超常搭配的词语。这些看似搭配错误,实则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的超常搭配词汇,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  相关的研究成果

超常搭配词语的类型很多,在不同的语境下超常搭配词语的分类及其意义也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是通过形成超常搭配词语的原因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碧血”这类的偏正式超常搭配词语,以及“吃宴席”、“吹风”这类的由动宾结构组成的超常搭配词语,还有一些类似于“劝学”、“救灾”这样的表达意思互相矛盾的超常搭配词语。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使用较多的动宾搭配的词语,而其中又有很多动宾关系搭配超常的词语,所以翻阅学者的研究著作,针对动宾关系超常搭配的成因进行的学术研究是比较多的,对偏正搭配超常和本意搭配为主的超常搭配词语研究则相对较少。

目前, 学术界研究关于超常搭配的汉语词语的论文有很多, 专著有冯广艺的《超常搭配》。关于汉语词语的超常搭配问题,研究者从语法和语义、心理机制、美学等多种角度出发, 对词语的超常搭配现象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人通过对前人研究的部分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尝试对这些超常搭配词语形成的原因进行分类探讨。通过科学的分类研究,对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三  汉语词语超常搭配的原因

现代汉语中,词语的超常搭配现象十分常见,但导致这种超常搭配现象的原因细分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根据词语超常搭配形成原因的不同,将超常搭配词语分别从轻动词成因、介词省略成因、多义词成因、典故成因以及语义场系统成因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轻动词成因

1。  轻动词的概念

“轻动词是指在语言结构中语义作用轻微而在句法推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一类动词”[2](p3)。许多语言中都存在轻动词,比如说汉语中的“揍”、“弄”、“打”等等,更加典型的例如英语中的“do”、“become”等都是轻动词。文献综述

这些语义作用弱化的轻动词其实在词语搭配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实际上,轻动词就是把名词性的行为当做动词性使用,拿“搞”来说明,我们常说“搞乱”、“搞错”,我们习惯上不会说 “不想乱”,如果把轻动词“搞”加上,“我不想搞乱”则是成立的。再比如“绿化城市”,表明轻动词“化”的语法功能是使形容词带有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绿化城市”的意思就是“让城市变绿”。由此可见,轻动词语素 “化”可以让我们用很简洁的词语搭配就表达出丰富的语义。

实际上,轻动词分为有音和无音两种。上述详细阐述的轻动词或者轻动语素,“搞乱”和“绿化城市”中“搞”、“化”都有具体的语音形式。

2。  轻动词与词语的超常搭配

(1)  有语音形式的轻动词

在匆匆而过的谈话中,很多人也许都没有意识到轻动词“打”的意义实际上很丰富,但它在与其他词组合时的意义却渐渐变得模糊,以致现在基本上消失。对于很多人而言,“打”的意思也许只能联想到其作为实义动词时的“敲、击”,然而实际上字典对于“打”的解释,就多达二十五种,但这其中有很多词语都很难解释。这无疑给对外汉语教学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例如 “打理”、“打洞”、“打秋千”,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方言俚语像“打尖儿”、“打紧”。汉语词典中,“打”的有些义素是“做、从事”,结合英语里轻动词“do”,我们不难理解“打”这个字,在汉语的使用中是被当做有音轻动词看待的。由此,我们可以将“打秋千”解释为“做荡秋千这件活动”,这样一来,学习者理解这类超常搭配词语也更容易。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