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慧芬二胡演奏风格的形成及创新(3)
时间:2021-11-01 21:13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这一段快板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十六分音符的交替进行,力度也由弱变强,并且运用甩弓等运弓技巧,增加了声音的弹性和张力,乐曲的感染力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此时我看见了韩英在和敌人针锋相对,没有了武器,没有了家园,没有了亲人,但是,我们还有信念,无论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也要和敌人殊死搏斗,血战到底。这一小节,闵慧芬将“声腔化”慷慨激昂的演奏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极大地丰富了二胡的演奏风格 文献综述 自从自从“器乐演奏声腔化”这一理论提出来以后,闵慧芬就一直致力于民族乐器在技巧演奏方面的改变以及在民乐作品上的移植与改良,这里作者要着重体现的观点是:闵慧芬老师在“声腔化”演奏风格的形成上有着自己最为鲜明的特点,首先,她不同于其他人在固定框架体积下和传统的民乐模式下进行作品移植及创作,而是用声腔演奏出唱腔为版本,这就是民乐中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的二度创作,作者认为这种本着传统的民乐思想,又加以创新并且多元化的结合,才是我们民族器乐演奏未来的发展道路。 声腔艺术虽然与传统的民族乐器演奏风格有所不同,但通过不断地创新与改变还是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闵慧芬就是这个成就的缔造者,她认为二胡在开始“声腔化”的演奏之后很多的传统技巧都不够用了,频繁的上下滑音,大密度的滚揉、压揉。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突强、突弱的明暗对比,都可以将唱腔的艺术感觉鲜明的演奏出来,让人为之眼前一亮。“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演奏风格所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这里吧。 2。3二胡演奏情、神、韵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 最后一次见到闵老师在某比赛的闭幕式上,那时的她年岁已高,步履蹒跚,但是在她本人的强烈要求下还是上台演奏了一曲《江河水》,短短的前四个音,与她那柔弱的身躯完全格格不如的强烈的压揉技巧以及右手弓毛与内弦完美碰撞出来的坚定。浑厚的哭腔。苦进了我的心里,苦出了一个怨妇为自己逝去丈夫深深的思念,苦出了对当时落后社会的愤懑与不满,是的,单单用二胡这种擅长演奏苦情曲的乐器所表达出的苦算不上自己的演奏风格。可是在苦情的背后她的每一次运弓又那么的坚定,扎实,尾音结束的非常干净,绝不拖泥带水。我仿佛又看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面对如此悲惨命运的时候绝不服输的坚韧,挺拔的精神。这就是闵慧芬,她的琴声永远不会让你觉得单调,干涩。你永远也猜不透下一秒她会带给你怎样的惊喜,中间少有的快板部分更是将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感无限的放大,连续的上下滑音,重音的加强,十六分音符的干脆,癌症又怎么样,痛苦又怎么样,疼痛的泪水中我看到她依旧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满是白发的面颊映射出她对人生理想的坚定向往。到后来的散板部分,密集的弱起节奏以及休止符的运用又仿佛让你看见这个怨妇擦去了自己的眼泪,伏案沉思的神韵,她用高超娴熟的二胡演奏技巧以及内心丰富的情感思想将一个苦情的片段用二胡完美的呈现在你的眼前时,我被感动了,微笑的流出了几滴泪水,感动的是一个人可以用一辈子的情感与精力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的那种执着向往,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的是她将自己这辈子所经历的痛苦与磨难以及设身处地的领会到作品里主人公所遭遇的不幸的那种凄惨,痛苦之情,运用各种上下滑揉以及声音的急转,颤音,抖弓,将一个优秀作品完美的呈现在听众眼前的专业精神。以及他在舞台上演奏音乐时的神韵完美结合在一起时。我才渐渐地明白,为什么她叫“音乐的画师,灵魂的舞者”,她真的不是在单单演奏一门乐器,而是通过我们的听觉来感受到了视觉上强烈的冲击以及情感上的震撼。这就是她的风格,可以把一首作品在情、神、韵达到完美的结合与高度的统一。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