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耶路撒冷》看70后写作夹缝中生长(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徐则臣《耶路撒冷》看70后写作夹缝中生长(3)

在经常被诟病的70后写作中,不得不说徐则臣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惊喜。在没有战争没有硝烟的一代,整个人类的生活状态就是日常化,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向我们展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出走——返乡——出走”这样一个模型中探讨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今天,个人应当以一种怎样的姿态生活于社会之中:精神依旧是最主要的,在不断“到世界去”的过程中,故乡永远是心灵的港湾,休整之后,你才能前往更远的、属于你的“耶路撒冷”。文献综述

二 、尴尬的70后作家

虽然现在70后作家这些年逐渐崭露头角,但是更多的时候谈论的是他们的尴尬处境。从外部来说,他们处在50、60后作家与80后作家的夹缝之中;从内部来说,既找不到历史的归属感,又不能在现实中找到存在感,因此处在双重夹缝之中。他们被赋予纯文学一脉相承的重要使命,但他们与生俱来的生长环境及内在的精神疑惑又决定着他们难以继续沿着老一辈的套路走下去。没有能够撑起70后一代的代表作家,难出代表作,鲜有作家自己的标识特色,好像已经成为70后一代作家共同面临的困境。

如果说50、60后作家代表的是纯文学的代言人,那么80后作家就是市场文学的代表,处在夹心饼干中间的70后作家是两头不着地,既不能和大师们一样被认可,也不能和市场相抗衡处境相当尴尬。

生活在50年代的作家,那时候新中国刚刚建立,他们“参与了建造也见证了毁灭”。[14](P176)受大环境的熏陶,在他们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厚重的历史意识,有种自然而然的“大历史意识”,这也就具备了一个好作家的必要条件之一,大关怀和大视野。相较于50后作家,60后作家所经历的并没有那么多,但他们毕竟还是有历史的,虽然不再对宏大的历史场面进行叙述,好像也没有巨大的历史使命感,更多的是表现历史内部的人性景观,“更注重个体生命的精神面貌,更强调人性内部各种隐秘复杂的存在状态。” [15](P254)很多时候,历史也只是成了一个叙述的背景,甚至是被虚幻了的背景而存在,但终究是为了借助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表现个体的生命状况。所以,他们的创作被认为是追寻纯文学的典范,历来受到好评。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后来居上的80后一代,赶上了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他们出生的时候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转型,等到他们开始有所记忆的时候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完全建立,接着又是全球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他们的记忆里历史的宏大只是存在于教科书之中,他们与生俱来的就不是对历史的皈依,而是反叛、与历史决绝。他们的写作多关注于青春,写青春期的的苦闷与叛逆,宣扬个性,表现出的是颓废与虚无。他们的书籍是相当热销,无愧于以市场著称,据统计“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图书,约占据整个文学图书市场的10%”。[16] 相当于中国整个现当代作家所作图书的销售量,从这个数据我们不难看出80后一代书作的畅销程度,他们这一代人几乎与整个现当代文坛匹敌。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