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早年漫游生活对其多重人格养成的积极意义(4)
时间:2021-11-18 21:2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作为在一个尊儒尚儒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杜甫自然不会错过往孔子的家乡曲阜。在曲阜他前游灵光宝殿后登兖州城楼,登高远眺,望着满眼的辽阔让杜甫不禁诗意大发,遂成就了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一篇律诗《登兖州城楼》:文献综述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而在兖州北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泰山。泰山是古代天子封禅的重要场地,被尊为岱宗。杜甫既然到了兖州,当然就不会错过。站在泰山的顶端,仰观着泰山的壮丽与雄奇、俯查着一望无际的齐鲁大地,他的才情如即将爆发的火山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气呵成作出了千古名篇《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在漫游齐赵期间,除了苏源明杜甫更是结交了他一生的挚友,也是唐朝文学史上有名的边塞诗人,高适。杜甫是在汶水之畔遇到高适的,那时的高适在仕途上还没有什么起色,生活也很是艰难,要靠打柴、捕鱼来维持自己的生计。但是,高适并没有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放弃。他的那份积极向上让他和杜甫很快就成了兴趣相投的朋友,他们一路同行一路吟诗。除了这些文学上的朋友,一些隐士和僧人在这段时间也和杜甫有着密切的往来。他们避世无为的思想,对从小听惯了积极入世的杜甫而言是别有一番味道的,同时也能让他年少轻狂的个性有所节制,而他身上所具备的那种名门特有的良好教养和学识,也让他能很好的和这些隐士僧人成为朋友。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杜甫结束了这次的齐赵之行回到家乡。在洛阳城下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上杜甫建筑了几座“土娄庄”(又称呼“土室”)以供自己居住。杜甫之所以来这是因为他的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的都埋在这里。在这个充满祖先荣耀的地方,杜甫怀着崇敬的心情作下了《祭远祖当阳君文》,在深情追祭先辈杜预的同时也再一次表面自己希望能像祖辈们那样建立传世的功业,重新恢复自己已经衰弱的家族荣光。 次年,在杜甫年幼时一直照顾杜甫的姑母去世了。看到姑母的离世,杜甫不禁沉痛的写下了《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这篇情感深挚的文章,来寄托自己对姑母无尽的感激和哀思。很快,杜甫的祖母在隔年也跟着杜甫的姑母撒手离世。就在亲人们接二连三的过世的时候,杜甫却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李白。 此前李白因为自己的傲慢不羁得罪了朝中的权贵,于是渐渐被玄宗疏远。到公元744唐天宝三年,则彻底被唐玄宗“诏许还山”赶出了朝堂,并且被要求远离长安。所以当他们两人相遇的时候李白正怀着这种愤激的情绪。而漫游了近十年重新回到洛阳的杜甫,习惯了自由轻狂的他在充满尔虞我诈和封建礼教的洛阳也是四处碰壁,面对洛阳这个充满勾心斗角的名利场,看着和自己一样爱好自由却壮志难抒的李白,杜甫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窗口,于是他说: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赠李白》) 于是不满官场现状的两个人一拍即合,相约一起去梁宋之地漫游。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