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与繁体双字词语义饱和效应研究(4)
时间:2021-12-30 11:3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表1 在简体双字词条件下类别判断的平均反应时(ms)和平均错误率(%) 重复次数 平均反应时 平均错误率 低度重复 1108(94) 5。69(4。95) 高度重复 1264(140) 14。83(3。89) 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在反应时上,刺激出现的重复次数主效应显著,低度重复组与高度重复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高度重复组的被试反应时(1264ms)大于低度重复组的被试反应时(1108ms),t(28)=-7。006,p<0。05。在错误率上,刺激出现的重复次数的主效应显著,低度重复组与高度重复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28)=-10。186,p<0。05,高度重复组的被试错误率(14。83%)大于低度重复组的被试错误率(5。69%)。结果如表1所示。 由实验1的结果可知,在简体双字词类别判断条件下,被试因刺激的高度重复出现反应时变长、错误率增加,出现发生语义饱和效应。 (二)实验2 重复次数对繁体双字词语义加工的影响 1。被试 选取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生22名作为熟练繁体字组,平均年龄为20岁,训练材料为包含实验材料的84个繁体双字词,熟练繁体字组提前一天对材料进行识记。在实验前,按照实验要求,对熟练繁体字组进行繁体字熟练程度测试,若正确率大于90%则视为熟练繁体字组,方可进行实验。 选取非熟练繁体字组的大学本科生23名,平均年龄为21。5岁。被试均未参加实验1。 2。设计 实验2为2(刺激出现的重复次数)×2(繁体字熟练程度)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内自变量为刺激出现的重复次数,分为低度重复、高度重复两个水平。繁体字熟练程度为被试间自变量,分为熟练繁体字组和非熟练繁体字组。被试进行类别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为因变量。 3。材料和程序 与实验1材料相同,只是将简体翻译为相应的繁体。程序与实验1相同。 4。结果与分析 数据处理时删去错误率大于20%的非熟练繁体字组被试2名、熟练繁体字组被试1名,对反应时进行分析时删去错误反应和 M±2。5SD之外的数据。 表2 在繁体双字词的条件下类别判断的平均反应时(ms)和平均错误率(%) 重复次数 平均反应时 平均错误率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熟练者 不熟练者 熟练者 不熟练者 低度重复 1118(253) 1184(277) 6。43 (4。78) 7。14(5。38) 高度重复 1207(258) 1191(254) 14。52(5。90) 12。38(5。84) 根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反应时方面,刺激出现的重复次数的主效应显著,F(1,40)=13。078,p <0。05。由表2可知,高度重复组的被试反应时(1199ms)大于低度重复组的被试反应时(1151ms)。被试对繁体字掌握的熟练程度与重复次数的交互作用显著,F(1,40)=9。521,p<0。05。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后,结果表明,对于非熟练繁体字者,低度重复组被试的反应时和高度重复组被试的反应时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于熟练繁体字者,高度重复组的反应时与低度重复组的反应时之间差异显著。繁体字熟练程度主效应不显著,F(1,40)=0。096,p>0。05。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