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及其对策研究(3)
时间:2022-01-08 18:1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一)职能定位模糊不清 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模糊不清,经常出现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地方政府的职能与职责不统一,职能定位存在偏差,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和市场管制过度,行政审批项目过多过滥,审批程序繁琐,政府事业单位垄断公共服务。政府机构与国有企业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在政府庇护下与私人企业在市场中进行不公平竞争,严重阻碍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兼顾发展的全面可持续。一些地方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失责,致使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不断涌现。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发生公共安全事件时掩盖事实,对公众不负责任。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分工不明确,工作之中出现推诿现象,行政效率被人为降低。 (二)政府政策缺乏规范 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当中,如果政策制定不规范,将会给政策的执行带来很大的困难,并且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再加上政策执行的过程当中,执法人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政策的执行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文献综述 1。政策的制定程序不规范。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大,缺乏科学的调研分析和充分的考察论证,制定政策不切合实际,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仅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决策不民主、不听取群众意见,或者民意的调查流于形式。人治思想比较严重,一些官员受封建官僚思想的影响,仍然停留在人治的思维定式中。公共政策易变,公共政策不稳定,不连续,朝令夕改。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事,一届政府一朝政策” [7]的现象。一些官员经常滥用政府职能,为了自己的政绩大搞面子工程,对民众的意见充耳不闻。一些地方领导大搞形式zhuyi,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决策主观,不从实际出发,从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严重侵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2。政策的执行存在偏差。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偏差,经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执法人员在执行政策的过程当中,执行程序不规范,主观随意,不能合理规范地贯彻落实政策,政策执行不到位,甚至出现了执法人员暴力对抗群众,在政策的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出现暴力执法的现象。由于行政人员依靠自己属于政府部门的身份,在执政过程中对公众的态度差,存在语言暴力以及肢体暴力,出现纠纷时,社会公众维权困难,取证困难等问题,公众权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行政人员在工作状态中经常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权责不清,相互推诿、无故拖延的现象依旧存在,行政人员服务态度差。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和厌恶抵触情绪。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三)腐败问题突出 反腐是本届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最近几年因贪污腐败而落马的高官比比皆是,这显示了中央政府反腐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腐败问题在我国各级政府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监督机制和反腐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官员拥有比较大的权力,却没有相应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地方政府官员的权力过大,缺乏约束,便容易发生钱权交易、以权谋私等滥用职权的腐败行为。腐败问题突出原因之一是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政企不分、政府官员权力过大,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另一方面,行政人员的素质低,服务意识差,原则性差,受传统政治影响,官僚zhuyi作风比较严重。大面积的腐败则会直接影响公众的情绪,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和敌对情绪,从而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同时腐败问题严重,则会直接影响公众的思想道德观念,损害社会价值体系,并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根据国际透明组织公布的2015年全球清廉指数(CPI)显示,在评估的168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大陆得分仅为37分,排名第83位,足以看出我国大陆政府的腐败程度。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