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2)

二、成长经历及对作品的影响

(一)对父亲的仇恨:强悍而悲凉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本为名门之后,祖父张佩伦是李鸿章的重要幕僚之一,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到了张爱玲父亲这一辈,家道衰落,张爱玲的父亲是典型的“遗少”,遗少身上的恶习可以全数体现在她父亲身上,如自身好色、吸食鸦片、挥霍祖产,对待子女毫无责任心。在大多数情况下,张爱玲及其弟弟所处境遇取决于父亲的兴致。[3]更多的时候,张爱玲的父亲是在传达封建社会中的独断、粗暴、甚至苛虐,而有关父爱,确是寥寥。她的母亲近乎于现代女性,在张爱玲出生四年后,留下女儿独自离开。父母因为观念不合,导致家庭破裂,母亲远走,父亲后来再娶,继母对她并不疼爱,以致她倍感委屈与无奈,童年在不幸中度过。[4]

张爱玲在十七岁那年,遭到了父亲与继母无情的虐打,使她生了一场重病,张父不仅不为女儿请医治疗,还将张爱玲囚禁于家中长达半年之久。张爱玲最终逃离父亲的家,回到母亲身边。这次的经历已深入骨髓,不能忘却。当她回忆起这段苦难时,张爱玲曾暗示出她深知父亲不会真的杀死自己,也不过是囚禁她几年,但等父亲将她释放的时候,恐怕自己已变了模佯,这段囚禁的日子已使自己变老了许多,当手紧紧握住阳台边的栏杆时,总觉木头上能捏出水来。抬头能看到蓝色的天空,听到蓝色天空里独有的飞机声,同时期待炸弹可以落在院子里,这样就可以同他们一起死去了。据此不难发现,任谁长期生活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从小到大体会到的都是人性冷漠的一面,简而言之,尽是社会的灰暗面,对于“父亲”这个称呼,内心充满了厌恶之情。“父亲”这一人物设定对于张爱玲而言,尽管占据着不可否认的位置,但却饱含贬义,使凄凉、悲惨、命运这类字眼不断交织在她的作品中,而在小说《私语》里面,她将世界分为对立的两部分,充斥着矛盾与挣扎。与父亲相关的一切都是值得批判与重审的。[5]在作品中,张爱玲并未直接对“父亲”进行批判,但作品是与作者相关联的,写作时难免把对父亲的怨恨带入其中,也将对男权时代的不满带入了现实当中。据此张爱玲把内心积压的多年情感爆发出来,作品是她的发泄渠道,在小说中,她超越父亲这一单独形象,转而发展为攻击男权及全体男性形象。文献综述

张爱玲有推翻男权的思想,这在她的作品中显而易见。她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不同于其他同时期作品中的固有形象,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相反,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塑造,使女性地位大大提升。如《怨女》中塑造的姚老太太和银娣,《金锁记》中塑造的曹七巧这一母亲形象几乎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很难找到如此歹毒、自私的形象。《小艾》中的席老太太,《倾城之恋》中的白老太太,《创世纪》里的老太太戚紫薇,这些女性都表现出了敢于抗争,渴望权力的一面,具有进步思想,张爱玲为这些人物刻画出了强悍的一面。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张爱玲深受女性zhuyi思想的影响,将女性角色放在重要的位置,将男性角色放在配角上,只起到衬托的作用,不同于以往其他作家创作的女性形象。在张爱玲的笔下,女性角色强悍的一面刚好填补了男性角色中的空缺之处,替代了男性角色在传统意义上起到的作用。

(二)对母亲的向往:苍凉而冷漠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的母亲出身名门,她父母亲的婚姻是旧社会包办的产物,于这场婚姻而言,张爱玲的母亲亦为不满。张爱玲的母亲可谓是一位现代女性,新文化的熏陶、五四运动等这些社会新现象对她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渐渐地张爱玲的母亲便成了一位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她对封建陋习充满厌恶之感,对旧社会又有着无奈之情,内心渴望独立。张爱玲在回忆自己的母亲时,尽是敬佩之情。最终,因母亲看不惯父亲一切旧封建的生活作风,如纳妾、吸鸦片等,至此多重矛盾开始显现。在张爱玲四岁的时候,由于矛盾升级,她的母亲以监护小姑子出洋为借口,抛下幼女,出洋留学,彻底摆脱了她的父亲,这桩婚姻也以破裂画上结局。虽然和母亲相聚的时光是短暂的,但对这位充满时尚气息、敢爱敢恨的母亲,张爱玲心中尽是敬佩之情。譬如,她曾描写对母亲最初的印象是站在镜子前梳妆打扮的情景,母亲喜欢穿绿色的袄,为了区于常人,会在袄上花些小心思,从这时起,“我”对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渴望。张爱玲在《童言无忌》这部作品中指出,母亲不仅容貌格外出众,更是擅长装扮自己,喜穿绿色的衣裙,使自己看起来既清新脱俗又风情万种,单是这一点就让张爱玲很是向往。[6]由此张爱玲渴望自己可以迅速长大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变成和母亲一样美丽的女性。急切的宣誓自己的想法,如孩童时学会穿高跟鞋练就气质,少年时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控制身材。张爱玲母亲的这一形象促使她女性意识的萌发。在张爱玲处于青春期时,她的母亲不在身边,远在欧洲无法陪伴她,张爱玲只能凭借对母亲的丝丝印象来回忆、慰藉自己。因为缺少母爱,致使内心变得脆弱,极度缺乏安全感。直到十七岁时,母女得以团聚。张爱玲本以为会和母亲幸福的生活下去,但不久发现,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因为生活不宽裕,导致母女间矛盾凸显。张爱玲的母亲认为,既然已完成中学学业,如果要嫁人就不必读书,省下来的钱可以购买衣服装饰自我,但如坚持读书,就没有余钱购买衣服。母亲提出的这一主张让张爱玲感到惊慌失措,母女间也变得不像从前那般亲密了。张爱玲肯定着母亲对自己的爱与付出,可母亲却对张爱玲持有观望态度,不确定对女儿的付出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益处,对此,张爱玲本身也很彷徨。但母亲这一形象在她的作品中却多次被提及。作品中残缺不全的母亲形象,体现着她前半生的不幸,从未完整地得到过母亲及母爱,这于寻常孩子而言是极其普通的情感诉求,可张爱玲穷极一生也无法得到。既然无法在现实中获取,便将这种情感带到了作品之中,与母亲关系的不和睦,导致她的作品中始终带有苍凉悲痛的感情色彩。张爱玲深受母亲的影响,以致爱情之路并不顺畅。她渴望的爱情要具有高度安全感,来弥补童年失去的部分,本该是人最初来到世界时与母亲建立的情感,却要在爱情中填补,这使她的爱情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