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化宣传盛行的原因及负面影响(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脸谱化宣传盛行的原因及负面影响(3)

雷楚年、陈岩、林浩等抗震救灾模范人物的出现,则是“正能量”的具体体现。雷楚年在地震时,勇敢救出蹲在墙角的7名同学,并在危机关头展开自救,表现出的机敏和冷静让人敬佩;陈岩尽管只是抗震救灾志愿者,但总是冲在营救第一线,5天5夜,转战多个灾区,救出数十位孩子,其勇敢和坚持也激励了其他救援人员;林浩当时仅有9岁,但是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镇定和勇敢,在废墟中安慰同学,爬出废墟后不忘营救,尽管身体多处受伤,依旧肩负着“我是班长”的责任。这些抗震救灾模范人物的勇敢、坚持、机智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也感动了社会。此外,央视等主流媒体不断地为广泛传播“正能量”搭建平台,陆续推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大型公益活动,开设“感动中国”精神品牌栏目,这些宣传举措都是为了展现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体现崇高精神的模范人物,其中既有普通民众,也有政官员,亦有特殊职业劳动者。媒体在大量地正面宣传、报道模范人物的过程中,将他们的事迹转化为具有感动和激励作用的“正能量”,进而引起社会共鸣,维持公众心理平衡,满足他们对 “正能量”的需求。然而,公众不断需要“正能量”的社会趋势却致使媒体愈发强调这些模范人物的正面形象,造成宣传报道趋于片面,从而逐步导致“脸谱化宣传”的盛行。

2。媒体:宣传过分遵循“模式化”

我国媒体是、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积极反映和政府的动向、人民的意愿是媒体的职责。如上所述,社会需要“正能量”,媒体自然要迎合这种趋势,积极宣传模范人物。因此,导致模范人物“脸谱化宣传”盛行的原因,更多是媒体宣传时过分遵循“模式化”。这里的“模式化”,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完成一份宣传报道的程序,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主题先行”的宣传报道模式,尤其适用于优秀人物、事迹的宣传报道。[10]为了增强传播效果,形成模范人物的榜样力量,媒体在宣传报道前,会提前设定好模范人物的“主题”——可以是无私奉献,可以是见义勇为,可以是爱岗敬业……接着,媒体在这个“主题”的引导下,尽力挖掘与“主题”相关的事物,导致被宣传者的其他方面被忽略。其实这种“模式化”报道与20世纪初的典型人物报道相类似,或者说是起步于那个时代的典型报道。当时处于弱势的中国,迫切需要典型报道所树立的英雄崇拜情结,进而恢复民族的历史自信;组织也需要这种典型力量,来组织、团结、号召民众积极改造国家。[16]“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便在其中应运而生,这也使得我国媒体对于优秀人物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宣传其优秀品质的偏好,以及认为其优秀品质优先的定势思维。历史的延续,情结的积淀,社会对“正能量”的需求,让媒体热衷于通过“主题先行”的模式宣传、报道模范人物,以鼓舞人心。的确,遵循“模式化”能够在最终效果上集中展现某些精神,但是过分遵循会使得宣传报道缺少更加生动的事实依据,以及更加真实的人物性格。

尽管媒体所设定的“主题”中的模范人物性格单一,形象片面,但在宣传报道中,这会直接影响宣传报道的重点和目的。媒体会放大模范人物的闪光点,会大量报道他们的正面新闻,以扩大其影响力,正如20世纪60年代,媒体对于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其目的不仅是道德权威的教化作用,更承载着明显的意识形态意义。[17]如今,媒体仍会为了达到这种宣传报道的目的,提前设定模范人物的优秀形象,并按照此种主题模式进行大量正面宣传。正是在媒体大量报道雷楚年的英勇事迹后,各种晚会、演讲、活动纷纷找上他,邀请他到北京中央电视台参加“六一”晚会;挑选他进入英模报告团,前往全国6个省市进行巡讲;让他担任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手……与此同时,媒体继续按照预先设定的“主题”,不遗余力地增加他正面形象的曝光度,却因此忽略了雷楚年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其身心可能受到的影响。“最牛志愿者”陈岩亦是如此。媒体过分关注他奋力救人的事迹,把他描述成具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给他冠以诸多荣誉称号,目的正是通过宣传报道,满足道德和政治的需要。这种遵循“主题先行”的“模式化”宣传报道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传播效果,但是过分遵循不仅容易导致“脸谱化宣传”的盛行,也暴露出媒体自身在宣传报道方式上缺乏创新。文献综述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