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及档次的途径探讨(3)
时间:2017-06-19 22:0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2.2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意义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各国产业政策的制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应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该种要素密集的产品。而我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则是劳动力要素。我国劳动力绝对数量庞大,而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相对来说较为紧缺。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依靠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主要出口以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日益发展为这类产品的供给大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是我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于我国发展经济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为14960.69亿美元,占全部商品出口的94.80%,初级产品出口总额为816.86亿美元。机械及运输设备是我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出口额为7802.69亿美元,轻工产品为第二大出口商品,出口额3776.52亿美元,是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表2.1)。而以纺织服装为主的我国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尽管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在总出口占的比例逐年萎缩,但仍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 表2.1 2010年全国出口商品构成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产品类别 金额 比重(%) 初级产品 0 食品及活动物 411.48 2.61 1 饮料及烟类 19.06 0.12 2 非食用原料 116.03 0.74 3 矿物燃料等 266.73 1.69 4 动植物油脂 3.55 0.02 工业制成品 5 化学成品 875.72 5.55 6 按原料分制品 2491.08 15.79 7 机械及运输设备 7802.69 49.45 8 轻工产品 3776.54 23.94 9 未分类制品 14.68 0.09 总值 15777.54 10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2.2.1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从1978年开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着产业结构的改革,但是中国仍然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经济高速增长严重依赖着对外出口。出口占GDP比重是衡量一国出口贸易对经济贡献度的重要指标,而我国的出口占GDP比重一直处于相对高的水平。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不仅上升很快,而且已经远远超过世界上许多经济大国。2006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占到了GDP的将近40%,该数字相比于2001年翻了一番。我国的出口占GDP比重大大高于美国(11.1%),被认为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的日本(16.1%),以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21.3%)。2008年后尽管有所回落,但还是处于较高水平。我国高水平的出口占GDP比重,意着我国对于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很高,考虑到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这不算是好事;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正好体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图2.1 2001至2009年各国出口占GDP比重 单位:%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