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传播效果研究(3)
时间:2016-12-15 09:5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二、《舌尖上的中国》传播效果的成因 《舌尖上的中国》不但在电视、网络等平台上受到观众的热捧,而且带动了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这与其良好的传播效果密不可分。节目平民化的视角、注重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等诸多传播特色共同成就了该片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选材视角独特 视角对节目的成败影响很大,《舌尖上的中国》以平常百姓家的美食为主题,以平民化的视角讲述普通人与食物的故事。这种视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并不是中国顶尖大厨所做的美食,而是从食材的种植、丰收、加工,到从一个平凡的家庭厨房中温情的产出,有一种质朴的珍惜贯穿其中。 该片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从单个人谈起,寻找松茸的单珍卓玛、职业挖藕的茂荣圣武兄弟和卖黄馍馍的老黄、以豆腐为生的姚贵文、卖酸笋的阿亮、做诺邓火腿的老黄父子、澳门的阿伦,他们都存在于我们身边,是可触摸到的真实存在的人。无形中拉近了传播内容与受众的距离,使得很多普通人都能看懂此片,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在第二集《主食的道》中五岁的宁宁开心的和外婆一起做年糕的画面给人无限回忆。这是亲情与爱的集中体现。安徽的毛豆腐经过发酵,鲜香无比,这些自产的“毛豆腐”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更是家的温暖。摄影师白波她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可爱漂亮,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全家才能聚在一起,共同包饺子,这时的饺子不仅仅代表着美,更承载着幸福与和谐。让人看得口水和泪水一起流。美食的背后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彰显的则是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二)注重挖掘美食文化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情形成了不同的美食,也形成了不同的美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所反映的是以依靠当地新鲜的食材烹饪食物,深深地抓住了人们的蕾,使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各地的美食,更是美食中蕴含的文化。如陕西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的问题,能种的蔬菜品种很少,因此,陕西人喜欢变着花样的做面食,来调节人们的觉。陕西人的面食有很多种做法,面可以做各种馒头,还可以做成饼,所以,陕西人并不觉得自己的食物品种少。南方盛产稻谷,所以,南方人更爱大米,南方人把大米做成米粉也是一种很新奇的想法。不同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山西人爱吃的面食,南方人爱吃的大米,东北朝鲜族的自制优尔白菜,每个不同的地域都有着当地特有的美食,同时,也形成了特有的美食文化。 另外,《舌尖上的中国》诠释的不仅仅是索取大自然的馈赠,更要知道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朴素情怀和文化。香格里拉的居民在挖出松茸后把菌坑掩埋,以延续自然的馈赠。查干湖的渔民把渔网做的很大,每次捕到的鱼都是5斤以上的大鱼,他们一直遵循着猎杀不绝的原则,这就是自然的道理。中国人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自然界中获取美食,并遵从着保护自然的原则。这些无不得益于他们对上天和食物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深爱的那片土地的眷恋,反映出人们爱护家园,保护自然的纯真之心。 (三)拍摄手法的巧妙组合 对纪录片来说,内容需要借助拍摄手法来诠释。《舌尖上的中国》对美食、美食文化的成功呈现离不开该片对多种拍摄手法的巧妙运用。《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灯光、拍摄角度、聚焦、场景、声效、色调等多种拍摄手法的协调运用才有了食物的色泽亮丽和画面的真实呈现。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