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戴国内外概念研究现状
时间:2017-06-23 12:5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感戴,英文为“gratitude”,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为恩惠、仁慈、感激。在罗马哲学家塞尼卡的著作《论利益》中,他提出,理清恩惠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双边关系就是理解感戴的关键。由于感戴在心理学界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在这里我们采用赵国祥与陈欣(2006)对感戴的定义,即感戴是个体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的恩惠在内心的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5][6] McCulloug等人提出了感戴的层次理论[7]。他们认为,感戴的第一个层面为深度,具体地说,就是在发生某次含有积极意义的事件后,感戴倾向越强,体验到的感激之情也越强烈;第二层面是发生频率,是指有感戴倾向的人能从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当中体会到多次感戴经历,而没有感戴倾向的人则很少有这种经历;第三个层面是感戴对象的广度,阐述的是在某个时间段里发生的能够使人体会到感戴的生活实践。具有高感戴倾向的人会对生活中多数的人、事都产生感恩之情,但低感戴倾向的人则不会经历这些过程;第四个层面是感戴的集中程度或密度,说明的是一个人在取得生活或工作上的某种成就的时候,会对多少个个体产生感戴。正如一个大学生获得了奖学金以后,他会感谢多少人,高感戴倾向的人会感激许多人,而低感戴倾向的人感激的人则比较少。10683 1.1.1.3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简称“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评价与感受,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等。[8] 这里采纳Diener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三个特点,包含两个主要成分: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为个体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情绪,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正性情感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开心、愉快等。负性情感是消极的情绪体验,如难过、伤心、愤怒等。[9] 认知成分是指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估。 1.1.2国内外的相关关系研究 1.1.2.1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象广泛,从青少年、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几乎囊括了所有具有自我认知能力的人群,职业从学生、教师到农民工不等。在学者们研究时,通常会与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等与人格、主观幸福感一起研究,探索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有学者着重探究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法。研究工具从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自编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杨坚1996修订的NEO-PI-R量表等。[10] 1.1.2.2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廖军和欧阳儒阳(2015)等人对贫困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得出结论:感戴不仅可以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还可以根据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两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11] 廖军和等人对贫困大学生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内容。 李旭、郑雪(2015)等人对大学生感戴水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人际困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三者显著相关,且人际干扰在大学生感恩水平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相关,但人际干扰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这两个文度的调节效应不显著。[12] 许多学者对感戴和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时加上了诸如灵感、心理健康、人格、社会支持等变量,研究对象从初中生、高中生到大学生、中年人皆有涉及。跟据知网搜索,没有发现关于老年人的研究。 (责任编辑:qin) |